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关于脂溢性皮炎,你了解多少?

来源: 北青网 时间: 2022-02-16 10:30:52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发生于皮脂分泌活跃的部位,如面部、头部、胸背部等处,出现暗红色斑,其上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虽然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的区域,但是很多患者皮脂产生量正常,而皮脂过多的人也不全都患病。

一、发病机制

发病原因尚未清楚,可能有遗传性皮脂分泌过多,马拉色菌的大量繁殖,皮肤屏障破坏等因素。免疫功能下降(如:HIV 感染)以及机体对于马拉色菌的免疫反应异常都容易导致脂溢性皮炎发生。此外精神因素、辛辣饮食、B族维生素缺乏以及嗜酒等均能诱发或使本病加重。

二、临床表现

脂溢性皮炎分为成人型和婴儿型。成人皮损好发于头皮、颜面、胸背中央、耳后、腋窝、脐部、耻骨部及腹股沟等多脂、多毛部位。一开始为红丘疹、逐渐变成大小不等的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上有油腻性鳞屑,过程慢性;头皮可伴脱发、面部可出现痤疮、酒渣鼻,部分人感觉瘙痒。婴儿型脂溢性皮炎发生在小宝宝出生后的数周,一般波及大部分头皮,在红斑上黏着厚薄不一的鳞屑性和结痂性斑块,常可在一个月左右渐愈。

三、鉴别诊断

1. 玫瑰痤疮(酒渣鼻):好发于面中部(鼻部、额头、下颌),以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炎性丘疹为主。

2. 头部银屑病:银屑病的鳞屑较厚,不脱发,全身多处可以累及,包括指甲、手掌、肘部等等。

3. 玫瑰糠疹:皮损主要在躯干和四肢近端,一般不侵犯头皮,皮损为椭圆形,皮损的长轴与皮肤纹理一致,病程有自限性。

4. 湿疹:当脂溢性皮炎有糜烂、渗液、皲裂时与湿疹确有混淆之处,所以也叫脂溢性皮炎湿疹样变,急性期控制后,特殊部位的发病和油腻性鳞屑仍不失本病的鉴别特征。

5. 体癣:根据环状皮损,边缘向外扩大,中心自愈倾向,鳞屑真菌镜检和培养阳性可进行鉴别。

四、治疗方法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可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用强碱性肥皂洗涤头面部,可用中性或含硫磺的肥皂、洗发乳(膏)等;勿过度搔抓、强行剥除鳞屑。

(一)抗炎治疗

1. 糖皮质激素制剂:包括洗发剂、溶液、搽剂、乳膏等。

2. 外用免疫调节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等,此类药物没有长期用激素的副作用,更适合用在面部、耳廓等暴露部位。

(二)抗真菌治疗

1. 外用制剂:环吡酮胺凝胶、酮康唑凝胶剂、2% 酮康唑洗剂、2.5% 二硫化硒洗剂等。

2. 全身用药:口服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

标签: 脂溢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