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巴渝来 | 全国人大代表史浩飞:持续增强对基层科研单位原创探索性基础研究保障性投入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6日6时讯(记者 赵紫东 实习生 孙宝翔)全国人大代表史浩飞是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长期关注科研的他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完善原创探索性基础研究项目立项与评价机制的建议。
原创探索性基础研究是原创理论与颠覆性技术的源头活水,关系到我国原创理论与颠覆性技术产生。史浩飞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原创探索性基础研究项目存在立项评审时间过长、资源成本过高,成果评价周期过短、评价维度较为单一,资助机制弹性和持续性有待提升等问题。
对此,史浩飞建议强化原创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保障性投入力度,探索项目注册与认证机制。持续增强对基层科研单位原创探索性基础研究保障性投入力度,制定促进研究机构为潜心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必要条件的鼓励政策;探索项目自由注册与立项认证机制,引导科研团队潜心探索科学规律。
史浩飞还对探索短中长周期相结合的原创探索性基础研究项目成果价值发现机制提出建议。为鼓励科研人员聚焦重大科学研究课题,对经认证立项的探索性基础研究项目的各阶段成果,探索短中长周期相结合的项目成果价值发现机制。短期主要评价项目成果的科学性与可验证性;中期主要评价项目成果对学科领域的影响情况;长期发现项目成果的应用价值,由时间和实践选择出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成果。
史浩飞还建议完善以质量、贡献与实效为导向的原创探索性基础研究项目的后期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经立项认证的原创探索性基础研究项目成果的发布机制,促进项目成果在学术同行与应用领域范围内交流,促进项目成果的扩散和应用;经长期沉淀和实践检验,评判项目成果的质量、贡献与实效并按等级高低给予必要的后期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