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导读 >

到底哪天是“小年”?这一次,不只南方和北方在争

来源: 四川在线 时间: 2021-02-04 19:47:26

四川在线记者 成博 图片由戴树良提供

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小年。但对于南方地区来说,却还要等一天,到腊月二十四才过小年。

“小年”是什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老成都民俗画家戴树良告诉记者,在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中,灶神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同时记录一家人的情况,在每年农历新年前,灶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各家情况。“人们为了让灶神在玉帝面前多说自家好话,会在灶神上天前,用贡品祭祀灶神。”戴树良说,具体到用什么祭灶,南方广大地区主要使用白麻糖,看中它兼具甜与黏的特点,可以黏住灶神的嘴,北方地区则有用饺子祭灶的习俗。

根据戴树良推测,由于古代物资相对困乏,祭灶的时候会有各种贡品端出,在祭完神之后再由全家分享,比较像过年,所以祭灶的日子慢慢成为了“小年”。同时,古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灶台,由于烧柴火,一年下来灶台会有厚厚的积灰、蛛网等,小年同时也就成了年前全家一起打扫卫生的日子。

老成都曾有一首名为《抽中指》童谣,“抽中指,辣辣皮,怀中打你十二皮;青菜花,白菜花,灶神老爷偷锅巴。”戴树良告诉记者,从这首童谣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灶神是一个“好吃嘴”的形象,这和人们在小年这一天通过祭灶来祈求灶神说自己好话的民俗是相通的。

那么,一年之中,到底有几个日子被称为“小年”呢?在全国各地,“小年”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时间范围从腊月二十三到新一年的正月十五。

腊月二十三(代表区域:北方大部分地区)

由于清朝时期,政府于腊月二十三祭天诵祖,受清政府统治影响更重的北方居民,便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腊月二十四(代表区域:南方大部分地区)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传统最悠久,历史上离政治中心较远的区域,尤其是南方大部分地区仍旧保持二十四过小年。

除夕前一天(代表区域:江浙沪地区)

与大年夜相对应,江浙沪等地区把除夕前一天的夜晚称为“小年夜”,这一天也被称为小年。

除夕夜(代表区域:四川、贵州部分地区)

在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的人们会在除夕夜过小年,而他们的大年则多在正月十四或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代表区域:江苏南京)

明代朱棣篡夺皇位后,南京的老百姓在永乐元年正月十五举行灯会,心里怀念朱允炆时代的宽政,场面赛过过年。因此,在南京地区,元宵成了小年。除了南京,在全国其它地方,将元宵节当做小年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标签: 到底 ldquo 小年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