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初心地(1941—1950)|竹园烈士③ 把红色故事搬进“V”型纪念馆
乐山观察 汪菲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君芳
2月18日,在乐山竹园烈士纪念园旁,工人们正紧张施工,一个“V”型的建筑外观已清晰呈现。“这是去年8月启动的‘成都战役·首战遗址’纪念馆,也是纪念园的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井研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馆总建筑面积为3331.51平方米,“V”字型,代表战争的胜利。
竹园烈士纪念园 汪菲摄影
目前项目的土建部分已完成封顶,在完成展陈布展工作后,预计今年8月可投入使用。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提升乐山竹园烈士纪念园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功能,与现已投入使用的英雄广场、纪念广场、烈士墓等融为一体,成为乐山集瞻仰纪念、追思缅怀、文化传承的重要窗口。
据了解,自1954年以来,井研县已先后5次对乐山竹园烈士纪念园进行维修改造提升,逐步建成纪念广场、纪念碑、浮雕墙、英雄广场以及70名英烈雕像。
正在修建的V字型纪念馆 汪菲摄影
在此基础上,烈士纪念园将借鉴建川博物馆、井冈山等知名红色景区的设计理念,结合竹园铺特色,强化信息展示,拟运用全景画、声、光、电、影等高科技手段打造纪念馆。同时,为更好地方便游客,纪念馆将会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区,比如文物史料展示区、党史教育活动区、实景VR体验区等功能布局。该负责人说,“不仅如此,在文物展陈布展方面,纪念馆还将面向全社会征集竹园铺战斗史料,尽最大程度还原竹园铺战斗历史场景。”
井研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地挖掘烈士纪念园的文化内涵,当地正在做一些积极的转变,在管理模式方面,由传统的守陵看墓向积极开发“红色资源”、传播先进文化、发挥教育阵地作用转变;在氛围营造方面,由过分庄严肃穆向宣传教育、游览休闲,园林化、公园式多功能转变;在教育形式方面,由单纯的祭扫、瞻仰向请进来、走出去,与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相结合等多形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