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一堂特别的“音乐课” 两位青年大学教师带着学生为大运会写歌
四川在线记者 邓涵予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于2021年8月18日至29日在四川成都举行。早在2020年11月16日,成都大运会执委会正式启动歌曲征集活动,面向全球征集大运会原创歌曲作品。近日,执委会收到一副特殊的作品,是由两位青年大学教师罗雪菲、袁玥分别担任作词、作曲者,与自己身边的学生一起,参与了成都大运会歌曲征集活动。以音乐为教材,以成都为题材,以运动为主题,这两位青年大学教师为学子们带来了一堂特别的“音乐课”。
袁玥
以音乐为媒介 打动学子心灵
罗雪菲是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的英语教师,英语专业能力强的她,也对诗情画意、阳春白雪的事物有着强烈兴趣。以杜甫的《绝句》为灵感,以中英双语为载体,她与任教于四川音乐学院的袁玥老师决定合力创作。
是外语和音乐教师,同时也是“青年团体”中的一员。罗雪菲和袁玥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体会到了大学生们的兴趣所在。针对青春年少的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她们将这次歌曲征集活动,视为一堂特殊的“课程”。
“这次想到为大运会创作歌曲,首先是因为我们希望学生们能更多参与到大运会,感受运动的快乐。作为专业外语教师和音乐教师,我们一直在课堂上强调健康体魄的重要性,因为学生未来的工作一定是需要良好体能的。因此,看到大运会的歌曲征集,我们决定参与其中,身体力行带动学生们关注大运、参与大运、热爱运动。”罗雪菲说。
中英歌词加持 搭配青春旋律
作为英语教师,罗雪菲希望能运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全世界的大学生带来一首可以共同传唱的歌曲。但如何在歌词中融入天府文化、中国元素?
罗雪菲
罗雪菲解释道:“开始,我们打算创作全英文歌曲,但是后来我们将全英文歌词改为中英文结合的形式。这是大学生运动会的歌曲,需要符合大学生阳光积极、朝气蓬勃的形象。其次,对于成都这座城市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盛会。因此歌词又需要反映成都的城市文化底蕴,以及成都人民热情好客的东道主形象。最后,作为国际盛会的歌词创作,还需要有国际化的艺术表现力。因此,我们最终选择了杜甫的《绝句》作为切入点创作歌曲,希望能将成都深厚文化底蕴也体现出来。”
对于袁玥老师而言,她希望将富有诗意与寓意的词化为美妙的旋律。“我读到这首歌词时,在第一眼就给我了灵感。我是一名普通的民族声乐教师,积累了一些唱与教的经验,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和演唱来表达词作者的本意、歌词的初衷,对此我也深有感触。创作期间,我与词作者罗雪菲老师反复沟通,我们认为歌曲前面的感觉应当清新、明亮而开阔,副歌部分动感和热情渐进而来,这样才能充分表达主题。”袁玥说。
带着学生创作 共唱大运之音
在临近期末的时候完成创作,这对罗雪菲和袁玥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在完成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后,两位老师往往会讨论歌曲内容到很晚。她们不仅想为学生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更希望能带着学生参与到歌曲创作过程中来,让大学生自己亲声唱响大运会。
据袁玥老师介绍,歌曲主唱付若洁同学是她的专业学生。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付同学发挥了个人的演唱技巧和特色,采用民通唱法。同时,伴唱部分也由四川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在校同学们完成。在两位老师看来,成都大运会是大学生们的体育盛事,能够由她们两位大学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完成这次歌曲创作,是一件尤为有意义的事情。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