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导读 >

四川为近60万名困境儿童织密“保护网”

来源: 四川在线 时间: 2021-05-31 23:00:45

四川在线记者 李丹

明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记者5月31日从四川省民政厅获悉,近年来,我省健全体制机制,拓展服务内容,提升保障水平,采取多种措施关爱保护未成年人,为全省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特困儿童等近60万名困境儿童织密了“保护网”。

5月28日上午,四川省暨成都市“合力保护·关爱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宣传活动启动。省民政厅供图

我省是人口大省,农民工外出务工大省,未成年人总数位居全国前列,孤儿、农村留守儿童等多项数据位居全国第一。为了有效加强对这个“最柔软群体”的保护,省委、省政府将儿童工作纳入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明确民政部门牵头儿童工作以来,各级民政部门积极作为,奋力推动全省儿童工作不断健全体制机制、拓展服务内容、提升保障水平。

自2010年开始,我省对孤儿保障实现5次提标,目前集中孤儿和分散养育孤儿保障标准低限分别为900元/人.月、1400元/人.月;自2004年“明天计划”项目实施以来,全省孤儿资助对象从福利机构内孤儿扩展到全体孤儿,资助内容从机构内残疾孤儿手术矫治和康复扩展到所有的医疗康复项目;2019年起,四川实施福彩孤儿助学项目,资助标准为1万元/人.年。2020年1月起,参照孤儿保障标准,我省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纳入制度化保障范畴。

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方面,四川多部门通过“童之助”“童之护”“童之家”“童之行”“童之爱”五大项目实施,从夯实基础保障、落实监护责任、强化服务阵地、优化工作队伍、提升服务水平五个方面,推动我省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

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为了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统筹领导,今年,四川成立了全国首个由省长亲自挂帅的省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同时,结合全省实际,四川确立了“5+1”工作任务,即修订《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建立一套协调机制,就是建立省、市、县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议事协调机制;设计一系列《未成年人保护法》主题宣传系列活动,在全省营造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推动一批标准化阵地建设,在市、县建设或儿童福利机构创新转型一批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在乡镇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在村(社)整合建立一批标准化儿童服务中心;搭建一个信息平台,就是结合12345热线,开通运营未成年人保护热线,统筹建设未成年人保护信息平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