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全省工业遗产管理办法 鼓励工业旅游项目融入全省旅游环线
四川在线记者 张彧希
记者6月7日从省经信厅获悉,《四川省工业遗产管理办法》于近日正式颁布实施,将进一步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繁荣发展四川工业文化。
根据《管理办法》,四川省工业遗产是指在四川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由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的工业遗存。 其中,物质遗存包括作坊、车间、厂房、管理和科研场所、矿区等生产储运设施,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设施和生产工具、机器设备、产品、档案等;非物质遗存包括生产工艺知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
申请四川省工业遗产,需工业特色鲜明、有一定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基础,具体来说,申请四川省工业遗产应具备以下条件——
在中国、四川省历史或行业历史上有标志性意义,见证了本行业在世界、中国的发端,对中国、四川省历史具有重要影响,与中国、四川省社会变革或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密切相关;
工业生产技术重大变革具有代表性,反映某行业、地域或某个历史时期的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对后续科技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具备丰厚的工业文化内涵,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有较强的影响力,反映了同时期社会风貌,在社会公众中拥有广泛的认同;
其规划、设计、工程、建筑等方面代表特定历史时期或地域的风貌特色,对工业美学和现代工业设计等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已具备一定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基础。
四川省工业遗产经授牌后,应做好保护管理。《管理办法》明确, 四川省工业遗产的所有权人为该工业遗产的保护责任人,负责该工业遗产的防护加固、修缮整治、安全防卫等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应当设置专门部门或由专人监测遗产的保存状况,划定保护范围,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保持遗产格局、结构、样式和风貌特征,确保核心物项不被破坏。
而在工业遗产的利用上,《管理办法》指出,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传媒手段,开展工业文艺作品创作、展览、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另一方面,支持利用四川省工业遗产资源,开发具有生产流程体验、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的工业旅游项目,融入全省旅游环线,建设一批具有社会公益功能的工业旅游区。 鼓励利用四川省工业遗产相关资源,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小镇和街区、研学基地、主题公园、创新创业基地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