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导读 >

活水润乡村 金融助振兴③| 信用“白户”怎么办?数字技术打通“最后一公里”断点

来源: 四川在线 时间: 2021-08-17 02:45:26

 

创新举措

 

针对银行网点欠缺的农村地区,新网银行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依靠行为信息、消费信息、社交信息,有效解决了“征信白户”的“风险识别难”和“作业成本高”这两大难题。

目前,该行贷款已实现自动化审批,平均审批速度20秒,真正实现“秒批秒贷”。

 

点位故事

8月暑气渐去,清凉乍来。王明(化名)家屋后的一大片竹林,一阵风吹过就沙沙作响。他家位于四川隆昌界市镇,盛产竹,是内江种竹大镇之一。

6年前,王明放弃外出务工,回乡加入到竹笋种植的队伍中。最近几年,随着雷竹等品种的引进,界市的竹笋深受市场青睐。王明所在的雷笋种植合作社规模已经达到2000亩,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竹笋种植是个辛苦活,除了自家产的笋外,每年我还要从其他村民那收购一些笋,帮助种植户解决销路问题。”王明告诉记者,种苗、肥料、人工、收购、土地流转都需要用钱,如果碰上没及时结款的情况,就急得莫法。

为了找钱,王明考虑过银行贷款,最终都不了了之。和王明有着同样苦恼的还有绵阳的张文(化名),刚刚大学毕业的她,一直想开一家民宿。在家里支持下,她投入10万元起步,在装修完毕即将开始营业时,她急需一笔5万元的启动资金。

无论是种植户王明还是刚出校门的张文,他们想要拿到银行的贷款并不容易。一个原因在于征信的空白。对于他们来说,此前并未与金融机构“打过交道”,因此没有任何信贷记录,这个时候便只能被“拒之门外”。

事实上,像王明、张文这类信用“白户”在农村并不少见。据百行征信发布的《中国信用白户调研报告》显示,中国信用“白户”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群体,这部分人群长期存在,且其信贷需求在传统信贷模式下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

针对这类信用“白户”,该如何破局?专家认为,数字技术能够助力普惠金融发展,闯出最后一公里客群触达的深水区,啃下信用历史匮乏客户授信的硬骨头。

具体如何做?新网银行高级风控工程师陈少磊向记者表示,向信用“白户”授信的难点在于“风险识别难”和“作业成本高”。其中,风险识别主要包括欺诈风险识别和信用风险识别两方面。

在欺诈风险识别方面,需要做到三个真实,即真实的人、真实的设备和真实的意愿。陈少磊指出,通过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等技术可以对真实的人和真实的设备进行验证。难点在于真实的意愿,除了使用图像识别、行为识别、机器学习模型,还需要运用关联网络作为技术,通过对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来判断是否存在相关风险。

“比如,在识别电信诈骗这块,我们就发现不少用户在遭遇电信诈骗时,他们中有一部分会戴着耳机,我们就针对这块就专门训练了耳机识别模型,为电信诈骗识别提供依据和参数。”陈少磊举例指出。也就是说,如果发现客户在申请授信时习惯戴着耳机,系统就会特别注意客户是否可能存在电信诈骗风险。

风险识别的另外一大难点在于信用风险的识别。新网银行在线安全部总经理贾坤表示,传统风控基本上采用的是黑名单、决策引擎、人工核签等方式,来评价客户的偿债风险、负债情况、不良记录。现在新网银行广泛使用机器学习模型,比如GBDT、XGboost、神经网络等,助力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

“这就好比是切西瓜,只有切的刀数越多,才能切下更多的皮,留下西瓜的瓤。”陈少磊解释,风险管理也是一样的道理,充足的数据样本训练出优质的模型,不同维度的各类模型多角度的看待问题,能更加客观、充分的识别信用风险。

这也意味着,数据尤为重要。陈少磊认为,“白户”只是缺乏人行等征信数据,并不是没有数据,可以依靠行为数据、消费数据、社交数据等进行大数据分析。比如,对通讯数据的分析,通过用户的手机品牌、手机号存续年限、每月消费情况等来分析客户的稳定性、消费能力等情况。

当然,在个人信息数据安全、信息隐私方面的问题越来越被关注的背景下,保障数据的安全十分关键。贾坤指出,当前整个大数据领域的发展已经进化到3.0模式,运用区块链技术、联邦学习和多方安全计算等数据安全技术,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此外,针对“作业成本高”问题,大多数金融机构正在实现线下获客向线上获客、线下贷款审批向线上自动审批、贷后现场监督向在线、实时、自动化的防线转变。比如新网银行,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在线上传相关材料,即可完成贷款申请,极大程度简化客户的办理手续。

据新网银行高级风控工程师陈少磊介绍,新网银行已实现自动化审批,平均审批速度20秒。

正因为金融机构积极推动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王明和张文们面临的难题正在得到解决。2020年6月,王明获得11万元授信,近一年的时间,他已累计借款34笔,笔均借款金额8000元;张文也在今年获得了5万元的授信额度,并成功获得贷款。

专家点评

数字金融助力农村普惠金融,要兼顾普惠与商业可持续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高级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苟琴: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助推器。农村群体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严重,同时往往缺少足够的抵押、担保等“硬信息”来帮助金融服务机构覆盖风险。因此,金融机构缺乏激励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农村群体存在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成为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数字时代数字金融的出现和发展,为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服务农村普惠金融主体提供了新途径。尤其是在传统借贷覆盖率低的农村地区,数字金融为服务缺乏征信信息的“信用白户”,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了金融普惠性,提供了可能。

但是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不是做慈善和救济,而需要贯彻商业化、市场化经营的基本原则。只有处理好普惠性和商业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才能让农村普惠金融以可负担的成本在尽可能广的范围内,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问题,更加可持续地助力乡村振兴。

如何兼顾普惠性与商业可持续性呢?

首先,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应是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既要满足合理的金融需求,又要做好高质量风控。其次,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应是公平的金融服务,真正实现千人千面的金融服务,避免价格歧视;要实现对农村客户,特别是信用白户进行培养,助力信用资质积累,避免客户捕获。第三,针对农村地区互联网、数字经济覆盖更低等特征,要推动数字金融机构与农村传统金融机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线上线下金融服务的差异化优势,为数字金融服务普及奠定基础。最后,对现有数字金融普惠金融业务进行综合评估,为好的具有可持续性的普惠金融模式提供更宽松的监管环境,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新格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