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多了173名法治副镇长、副主任,竟是西南医科大师生
廖胜春 四川在线记者 范芮菱 文/图
“老旧小区如何解决电瓶车充电乱接的问题?”“墙砖脱落砸坏车辆,该找谁赔?”……9月14日, 泸州市纳溪区人民路社区一居民楼前,多名群众围坐一起,不断提出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来自西南医科大学法律专业学生、该社区法治副主任刘露一一将问题记录,并逐一作答。
同一时间,在纳溪区龙车镇古楼村村民聂正银家,该村法治副主任李佳靓正忙着回答聂正银关于儿子抚养的问题。“服刑期间如何才能减刑?”“土地流转丈量不一致怎么办?”听说有懂法律的专业人员答疑解惑,左邻右舍的村民都闻讯而来。
当天,泸州市纳溪区“满天星”工程永宁街道中队、龙车镇中队分别首次开展线下活动,20余名村(社区)法治副主任走进居民小区、村组,面对面解答群众法律咨询、普及法律知识。
为充分发挥法学专业师生的专业优势,切实履行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助力乡村法治振兴,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政府与西南医科大学共建基层法治建设工程——“满天星”工程。由西南医科大学选派的13名优秀教师和160名优秀学生深入纳溪区13个镇(街道)、150余个村(社区),担任“法治副镇长”“法治副主任”,为广大群众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实现镇(街道)和村(社区)全覆盖。
通过“入住”微信群和工作群,法治副镇长、副主任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收集群众的法治呼声,并解答法律政策。“同学们还可利用寒暑假时间,到所在村(社区)开展专业调研和实地考察,让‘满天星’工程成为高校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的契机,提前熟悉国家和地方发展方针政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泸州市纳溪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天,永宁街道、龙车镇参加活动的“满天星”法治副主任还分别到纳溪区烈士陵园、永宁街道打渔山社区“世宏蝶画工作室”等地参观,了解纳溪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增强政治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
“满天星”工程只是泸州市纳溪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纳溪区以“法治振兴”为目标,形成了“慧眼工程”“4311”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等经验做法,打造了“法治志愿者服务中心”“桂花树下”等法治建设品牌。下一步,纳溪区将积极与农业、林业、建筑等高校合作,推动“满天星”工程品牌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