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导读 >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首次入川,如何建言“双城”和“双碳”?

来源: 四川在线 时间: 2021-09-18 20:30:42

四川在线记者 李欣忆 徐莉莎 摄影 华小峰

9月18日,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作为中国经济金融领域的高端平台,成立10年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首次走进四川,聚焦“双城双碳双循环”主题,邀请各界专家为川渝两地抢抓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出谋划策。各位大咖们都有哪些精彩观点?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高峰论坛主席夏斌:

建好双城经济圈,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首次把论坛放在四川举办,是双赢的选择。”国务院参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高峰论坛主席夏斌说,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由国内排名前十的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基金公司、海外投行,共40位首席经济学家组成,是国内研究宏观经济政策、体现市场声音的高端平台,论坛每年年初在上海举行。“我们关注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此次入川举办,一是丰富首席经济学家们的研究范围和视野,二是为四川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交流。”

夏斌

夏斌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一子落全盘活”的区域战略布局,对国家提出的共同富裕目标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成渝地区除了成都、重庆较发达外,周边区域差距比较大,如果双城经济圈能够搞成功,不仅经济圈内可以实现共同富裕,对云贵、西藏等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也不容小视。”夏斌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的战略地位中,夏斌认为,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的作用很重要。但是,建金融中心的前提是,实体经济要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经济发展还没到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建金融中心反而会有问题。金融中心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会把一些实业往周边赶,可以说是“挤出效应”。因高端人群进驻和高附加值产生,导致地价和各种商务成本上升,使一般制造业的商务成本提高,令其逐步向外走。而且金融的发展本身是要占有一定的资源进行运转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发展金融而发展金融,会是一个浪费,而且会把实体经济往外挤。只有金融真正为经济服务,这个成本才是有效和合适的。

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连平: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要把握两个核心基础构建

“坦白说,建设西部金融中心——10年前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非常谨慎,甚至有保留意见。但是今天我的看法变了,西部金融中心不光要建,还要加快建设步伐!”距出发去机场只有10分钟,连平开始跳出PPT讲起了心里话。

连平说,我国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东部所获得的金融资源远大于西部。从存贷款量看,东部地区存贷款量远大于中西部地区。2021年7月,东部地区存款和贷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8.9%和54.4%,而西部地区仅占17.4%和19.8%。

“西部金融中心是扭转东西部金融发展不平衡、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他分析,区域性金融中心是整个金融市场网络中的关键节点。金融中心一旦形成,将发挥资本集聚和辐射功能,形成产业的扩张和交易的集聚,带动金融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连平

“但是也要认识到,相较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沿海地区,成渝地区在金融机构服务水平、金融市场体系建设、金融创新能力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连平提示,成渝金融体系存在三方面的不足,地方法人机构资本实力不足,缺乏有影响力的全国性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比较有限;竞争与服务同质化问题依然严重,个性化的特色服务创新不足;相关政府配套机制不完善,风险释缓、贴息贴费、地方征信等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明显。

如何补足短板,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连平提出,未来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要把握两个核心基础构建。

一个核心是一大批市场。“有市场才会有交易、资金、人才,没有市场就谈不上金融中心。”连平认为,目前上海已经具备了完善的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和债券市场。成渝地区未来很难建全国性的外汇市场,债务市场,但可以从资本市场方面发力,结合西部产业特色努力争取在资本市场有所突破,建设一些有特色的交易所。

另一个核心是聚集一大批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连平认为,成渝地区未来要花更多功夫引一批全国性的商业银行,把正在做的业务中心、理财子公司、一些内部中后台机构引到成渝地区来落地。“未来中国的银行体系未来快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资本市场发展空间可能性更大。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突出资本市场,在这个方面多做文章,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

四川低碳转型,有望迎来“高光”时刻

绿色转型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机遇——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一语中的。

他认为,要实现能源零碳化,第一是电力绿色化,第二是用能电气化。”能源零碳化两步走思路清晰,但背后却是复杂的工程,实际操作还有挑战。”鲁政委说,就拿电力脱碳来说,目前光伏、风电可以平价上网,但是电流波动、电压不稳,也没法利用。

鲁政委

往深了看,储能领域中最成熟的抽水蓄能,可恰恰富风富光的地方,没有水。如果修水坝,电价起码要贵一倍。电池储技术成本高企,汽车电池供不应求,没有足够的锂矿用于储能电池生产。此外,储能电池合并后,也需要解决安全性的技术问题。这些,都有赖于技术进步来解决。

在此背景下,四川有何发展优势?鲁政委认为,关键在于天然气。“天然气是通向碳中和的桥梁。”他说,在未来一段时间,要寻找现在高碳排放化石能源的替代方案,排放更低,但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下可以马上利用,那就是天然气。因为和煤炭相比,它的碳排放只有一半,也更容易实现调峰。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年)》中提到,2021-2030年,天然气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要达到15%左右,而2020年天然气占比仅为8.5%。

“所以未来要扩大天然气替代煤炭的规模”,鲁政委认为,在这个背景下,四川有非常好的资源优势。有天然气,也有水电资源。

在信息方面上,四川高校、院所在在电子科技领域的积淀颇深。特别是国家发改委提出,加快开展‘东数西算’工程设计,推动更多数据中心向可再生能源更充裕的西部地区转移。

“在未来新一轮产业革命最重要的领域,具有组合优势的地方,是不多的。”鲁政委说,四川完全有可能在未来低碳的转型中,迎来“高光”时刻。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

发展数字经济是双碳“最优解”

“数字经济主要靠数据流转、技术创新,进行产业数字化改造和数字产业化,两者相辅相成,然后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开门见山,他认为基于数字经济的特性,对“双碳”目标实现可以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最优解”。

沈建光

沈建光介绍,数字经济基本上都是低耗能高效率的产业,产值高耗能低,依赖电力非石化能源,将直接减少碳排放。他们做过很多研究,数字转型还可以全面推动各行业降本增效,“效率越高,能源消耗越低。”他说,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可以结合新能源技术,更好推进节能减排。据全球电子科持续发展倡议组织估算,全球ICT(信息和通信技术)行业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2.3%,但产值比重是数十倍。

此外,数字化转型可以强化全社会的碳减排协同性,“协同性非常重要,数字化转型可以极大强化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同一行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碳减排的联动基础。”沈建光举例说,相较于非自动驾驶汽车,自动驾驶汽车选择最佳路线,优化刹车技术,仅此一项就可以将汽车的节能效率提升19%。

标签: 首席 经济学家 论坛 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