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导读 >

“诸葛一门,三代忠贞” 绵竹这座祠堂传唱千秋佳话

来源: 四川在线 时间: 2021-09-22 09:46:04


周韵 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众所周知,成都武侯祠原是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专祠,是民众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肯定和赞誉的载体。然而少有人知的是,绵竹城西茶盘街也有一处奉祀诸葛族人的“诸葛双忠祠”。它占地20余亩,是四川省重要的蜀汉遗迹,与成都武侯祠遥遥相对,共同形成了“诸葛一门,三代忠贞”的千秋佳话。


所谓“诸葛双忠”,指的是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以及后者的长子诸葛尚。景耀六年(263年)冬天,魏将邓艾伐蜀,诸葛瞻率领诸葛尚等人防御绵竹,兵败被杀,不久后主刘禅出降,蜀汉灭亡。绵竹因而享有“忠臣孝子纲常地”美称。

据《绵竹县志》记载,诸葛双忠祠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直至光绪年间,基本上每隔二十多年就要修缮、扩建一次。当时的双忠祠占地约50余亩,正殿之外尚建有西庑、东厢、官舍、客堂、僧房、庖厨,四周建有围墙。庭院内竖有碑刻,栽有花竹,设施齐备,游人不绝,当时为绵竹著名的凭吊游览之处。


现在的诸葛双忠祠遗存之一拜殿,系道光七年(1827年)所建。保存下来的,尚有乾隆时县令安洪德撰写的“新建诸葛都护父子墓祠记”木刻石屏一面,厢房墙壁上所嵌名人题诗石碑六面,以及一座清道光年间所建的启圣殿。

走进拜殿,最引人注目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制作的大型彩塑《魂壮绵竹关》,再现了当年诸葛瞻父子寸土不让、死守绵竹关的悲壮情景。拜殿前是张爱萍将军书题的“汉室忠烈”匾额,塑像上方的横匾则是著名剧作家曹禺题写的“魂壮绵竹关”五个大字。拜殿后苍松古柏掩映下的墓园,传说是诸葛瞻父子的合葬墓。在启圣殿内,供奉着诸葛家族一门三代英烈,居中的是诸葛亮夫妇,左为诸葛瞻,右为诸葛尚。

汶川地震中,诸葛双忠祠遭到严重损坏。负责对口援建的江苏省江阴市斥资1200万元,按照“原地保护、原貌恢复,坚持真实性”的原则,对双忠祠进行了重建。

绵竹市委宣传部 供图

标签: 诸葛一门 诸葛 一门 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