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导读 >

抗震救灾精神·四川印记③|汶川地震中受灾最重的央企 “震不垮的东汽”在废墟中重生

来源: 四川在线 时间: 2021-11-09 14:16:17

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文/视频 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供图

“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11月2日上午,“四川主干新高地 西部现代化典范城”——2021全国主流媒体德阳行活动,走进位于德阳经开区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厂史馆,迎面而来的24字“东汽精神”给参观者们留下深刻印象。

说到“东汽精神”,就不得不提汶川地震。汶川地震中,位于绵竹的东汽汉旺基地遭受毁灭性破坏,成为受灾最重的中央企业。灾后,东汽扛起责任与担当,迅速恢复生产;随后又整体搬迁至德阳重建,仅用1年零9个月时间,就建设完成了占地2600亩、拥有19个加工制造中心和科研设施的德阳八角新基地。

恢复生产:24小时轮番作业,超额完成灾后年计划

汶川地震发生时,如今的东汽叶片分厂生产计划组组长曾敬平被埋进废墟,绝望中他用手机自拍了一张“遗像”,直至45小时之后被救出。

然而,很多人并没有这样的好运。汶川地震中,东汽汉旺基地职工及职工家属308人遇难,千余人受伤,100多栋家属楼损毁。此外,东汽70%的厂房垮塌,2000余台设备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7亿元,成为受灾最重的中央企业。

2008年、2009年,东汽的生产任务十分饱合,且多数项目为国家重点工程所需,其中2008年需交货合同约208亿元,2009年及以后交货金额约217亿元。“救灾的同时,不能耽误生产,签了的合同,要按时交货,这是作为央企的责任与担当。”东汽企业管理部党支部书记朱敏说,尽快恢复生产成为东汽的首要课题。

对汉旺基地实施5天紧急救援后,2008年5月17日晚,东汽就恢复了风电设备的正常生产。经过两天一夜的努力,公司首批风力发电机组顺利下线发运。更令人欣慰的是,5月19日,中国节能集团风能发电投资有限公司与东汽签订了价值12.4419亿元、共计134台风力发电机组的合同。这是灾后东汽获得的第一份订单。

5月24日,位于德阳的东汽主机二分厂恢复生产;6月6日,位于汉旺的主机四分厂也恢复生产。“2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东汽高效快速地恢复生产增强了职工的信心,鼓舞着全体东汽人的士气。”时任东汽总经理张志英说。

朱敏介绍,东汽还从汉旺基地抢救性搬迁设备1000余台套,转移各类生产资料近30亿元,与德阳周边30多家配套商协作生产。8000余名职工24小时轮番作业,到2008年底,东汽完成了2320万千瓦各种发电装备的产销任务,实现工业总产值108亿元,达到灾后年计划的128%,最大限度地挽回了地震所造成的损失。

易地重建:巾帼不让须眉,“两年内建成新东汽”

2008年8月1日,东汽新基地在德阳经开区正式破土动工。“干了这么多年,地震晃了晃就没有了,非常痛心。但是,东汽是拖不垮、打不烂、吓不死的,我们会在两年内建设一个更好的东汽。”此前,张志英在接受采访时豪言。

事实证明,张志英没有说大话。2010年5月10日,东汽德阳新基地竣工投产,兑现了“两年内建成新东汽”的郑重承诺。投资45亿元、占地2600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拥有19个制造中心和科研设施的新东汽劫后重生。

为了这一天早日到来,“东汽精神”再度成为中流砥柱。据前期负责测绘的工作人员之一吉昌龙回忆,新基地测绘勘界工作从2008年6月底便已开始,随着施工单位进场,每个单体项目都要进行测量放线。“天气特别热,我们几个人,毫不夸张地说,几乎踏遍了新基地2600亩的土地。那时候,每天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午餐基本上是由公司送去的盒饭,下班后往往还要继续工作一两个小时,有时还工作到下半夜。”吉昌龙表示,时间短任务紧,不能耽搁一点时间,“我们必须和时间赛跑”。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力量在东汽重建中同样不可或缺。时任东汽能源处副主任工程师何贤英记得,2009年9月30日,大雨滂沱,为了安装一台七八十吨重的变压器,此前施工现场专门铺设了一条临时道路。“眼看就要被大雨冲坏,需要重新修路不说,最关键的是耽误施工进度。”何贤英一咬牙,带着工人们冒雨施工。

变压器安好了,何贤英却成了落汤鸡。“等我们老了,想当年实现了别人不能实现的梦想,在东汽建设历程上洒下自己的汗水,那多自豪啊。”由于在东汽新基地建设中表现突出,何贤英后来获评“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先进个人”。

蝶变新生:奏响创新旋律,夺取“皇冠上的明珠”

2008年以来,东汽面临的挑战不仅有地震,还有金融危机、能源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叠加,东汽开始改变以煤电为主的产品结构,寻找和培育新产业。”朱敏说,近年来,源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实践的东汽精神中,“创新”基因愈发明显。

以东汽新增生效订单为例,2015年,煤电板块为61.87亿元,占比高达61%;到了2020年,两项数据分别下降到21.77亿元和17.4%。核电、透平、服务、新能源材料等板块从无到有或者从小到大,成为支撑东汽发展的新动力。在产品调整和市场开拓方面,东汽逐渐形成了结构多元、层次分明、梯度明显的产业布局。

东汽是我国三大汽轮机制造基地之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台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成为新时期东汽精神的“代表作”。

重型燃气轮机是发电和驱动领域的核心设备,设计和制造难度极大,被誉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其压气机、燃烧室、高温透平“三大件”长期依靠进口。自2009年起,东方电气集团举全力汇聚优势资源,专门成立东方汽轮机G50发展中心,组建100余人科研团队,先后投入近20亿元资金推进研发攻关。

难度超乎想象。燃气轮机涉及20多个不同的学科,而整台F级50MW重型燃机,光零部件就多达数万个。此外,该燃机燃气温度超过1300℃,每分钟旋转6000转,承受着极高的应力和腐蚀环境,对材料、涂层和加工精度要求极高。“等于在悬崖边上做设计,稍有闪失就可能损坏机组。”G50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2019年9月,整机点火试验正式启动;2020年11月,达到满负荷……建立起完整的设计、制造、试验体系后,该项目相关工作仍在持续推进。“在抗震救灾精神的引领下,面对困难,东汽人能迸发出更强大的力量。”上述负责人表示。

标签: 抗震救灾 央企 废墟 东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