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000公里的生命接力,突发胸痛司机,“蓉”获生机!
四川在线记者 石小宏
47岁的顾师傅是一名在西藏工作的货车司机,因为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命悬一线。幸运的是,在一条跨越2000公里的“绿色通道”的护佑下,飞赴成都重获生机。
11月12日,一阵无法忍受的剧烈腹痛、胸痛,向正在西藏那曲市家中休息的顾师傅突然袭来。察觉情况不对,家人赶紧将他送到了就近的那曲市人民医院急救。经初步检查考虑为主动脉夹层后,他又被火速转送到了相较条件更好的拉萨市治疗。经过进一步的检查,被确诊为“主动脉A型夹层”。
主动脉是从心脏出发的一根血管主干道,分为内、中、外三层。正常情况下,三层结构紧密贴合,共同负责输送血流。但如果血管因高血压、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等发生病变,在血流奔腾通过的时候就可能导致撕裂。血液在通过撕裂的部分漏出,就会和剩余的中层或外层形成夹层,变成“夹心饼干”状,这就是“主动脉夹层”。如果血压持续升高,导致血管外层破裂,就像是高压水管发生了“大爆管”,大出血可致人瞬间死亡。
主动脉夹层分为两种类型:A型夹层发病于心脏近端的升主动脉,B型夹层累及降主动脉。因为距离心脏的远近不同,所以凶险程度也不一样。对于顾师傅这类A型夹层患者来说,如果不及时手术,发病48小时的死亡率高达50%。
依据顾师傅所在医院的医疗条件,无法开展后续的手术治疗,只能寄希望于飞赴成都寻求生机。
辗转联系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后,迅速投入救援与当地医生“远程会诊”,制定了转院救治的各项保障方案。11月13日16时,顾师傅被送上了拉萨飞往成都的“救命航班”。落地后,在停机坪候诊的救护车一路飞驰将他直接送至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18时50分,急诊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联动,第一时间拉开了这场生死救援的序幕。
完成相关的术前检查后,顾师傅由急诊科直接被护送至手术室。“病情一直在急剧变化,对于团队来说必须具备最灵敏的反应。”市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程力剑博士说,从拉萨的医院到该院急诊科再到手术台,顾师傅的病情一直在发生变化,这需要治疗团队具备极高的能力加以应对。
“大量的血栓已经把主动脉的外膜严重腐蚀,就像是被洗‘朽’了的布料,随时可能破裂导致大出血。同时,患者还有肺动脉瘤、心包填塞等等问题。”程力剑介绍说,除了这些基础问题,还要警惕的是从高原地区来到平原后患者的生理变化。这一系列的状况,无疑给手术的开展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的巨大障碍。
经过团队讨论,确定为顾师傅施行“孙氏手术”治疗——即由我国主动脉疾病治疗泰斗孙立忠教授开创的术式:全主动脉弓置换加象鼻支架手术进行夹层的治疗。简单来说,就是把出现严重撕裂的血管替换为人工血管;同时利用支架人工血管封闭近端降主动脉内膜破口,并促进降主动脉夹层重塑。经过近10个小时的多学科通力合作,最终成功将命悬一线的顾师傅救了回来。
经过近一个月的术后康复治疗,千里求医的顾师傅即将得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