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导读 >

小徐探馆Vlog | 在乐山大佛的对岸,竟还藏着一件大国重器!

来源: 川观新闻 时间: 2021-12-16 19:58:47

四川在线记者 徐莉莎 拍摄 王雨萌 李鑫洋 剪辑 朱文博

你知道吗?

在距离乐山大佛仅10公里的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内,

坐落着我国首个核聚变博物馆,

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对公众开放的聚变博物馆,

它就是

中国核聚变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就位于

原核工业585所基地的“451”大楼原址。

其中的镇馆之宝,就是中国的第一座“人造太阳”。

核聚变反应由轻核氘和氚聚合成重核氦,

聚合中损失的质量转化为超强能量。

这和太阳发光发热原理相同,

所以受控核聚变研究装置又被称为“人造太阳”。

科学家们已有共识,

如果能在地球上实现受控核聚变,

就能一劳永逸解决人类生存的能源问题。

原理看似简单,但要让聚变反应持续可控,难于上青天。

从儿歌《种太阳》到电影《流浪地球》中

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的核聚变“行星发动机”,

在地球上获取核聚变能,

是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梦想。

1965年,

随着国家三线建设的推进,

中国第四个五年计划一号工程(451工程)项目落户乐山,

中国最早、亚洲最大的受控核聚变研究基地从这里发轫。

经过近20年的艰苦奋斗,

于1984年建成了中国环流器一号实验装置,

核西物人在乐山升起了中国的第一座“人造太阳”,

标志着我国受控核聚变研究进入大规模实验阶段。

可以说,

这里是中国聚变事业的摇篮。

2012年,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以“451”大楼原址为基础,

建设了中国首座核聚变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是核工业人的重要精神载体,

是受控核聚变研究者们的记忆源头。

它见证了中国人在筚路蓝缕的创业初期,

聚焦解决未来人类能源问题的决心和毅力,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标签: 小徐 V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