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高分口碑话剧从上海来蓉寻“100万个美妙小事”
四川在线记者 李婷
被抑郁症困扰的主人公,豆瓣评分8.4,改编自英国编剧邓肯·马克米兰(Duncan Macmillan)的作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在成都版《每一件美妙的小事》演出前,这部令不少观众期待的小剧场话剧,已经吸引了不少戏剧爱好者给它冠上了不少标签。12月17日,成都版《每一件美妙的小事》终于与成都观众见面在蓉首演,虽然这部剧由于疫情曾几度延期,也没有阻隔当晚大家对这部戏的热情,也让大家“笑中带泪”。
走出去剧场外,不少观众议论着:“很感动,演员很给力,很不错。”“感谢美妙的小事也让我有一个美妙的夜晚。”
上海牵手成都,促成《每一件美妙小事》
“黄桃罐头”“自己做的风筝会飞起来”“去朋友开的冷锅串串店不用排队”“偷偷看电视不被发现”“妈妈哼歌的样子”“和朋友打麻将血战到底……”不知道你在成都感受到“小确幸”时,是什么时候?
伴随着《漫漫人生路》的歌声想起,舞台上由国家一级演员黄梁宇饰演的男主角,一人独挑大梁扛下整场“独角戏”,为大家展现了抑郁症患者和家属的一大半漫漫人生。不过有意思的是,这部剧也加入了不少与观众现场随机互动的环节,观众可登台参与角色,可以一起合唱,时而跟着剧情爆笑,时而为角色数度啜泣落泪,因此每演一场,都是一出不一样的戏,还有不少“彩蛋”和别出心裁的道具,令人会心一笑。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每一件美妙的小事》改编自英国编剧邓肯·马克米兰(Duncan Macmillan)的作品Every Brilliant Thing,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了被抑郁症困扰的主人公是如何自我治愈的故事,曾于2015荣获“戏剧书桌奖”提名。该剧自创作演出以来,先后被英国各大主流媒体给予了高度的好评与推荐。制作人刘立起初是在英国看到了这部戏,被其中新颖的戏剧表达方式吸引,也对剧中的抑郁症题材感兴趣,于是6年前把这部戏引入中国在上海首演,逐渐积累起口碑。
也是受朋友推荐,在四川人艺工作的孟意明偶然在上海看到这部话剧,先开始他带着“将信将疑”地态度在看,但看到前20分钟时,就被其中的剧情深深触动让更多人看到这部用心的戏,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找到制作方,想要把这部剧引进给四川观众。“确实啊有时候我们都会遇到很多令人失望,不如意的事,但是这部戏让我们换了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一些忽视的美妙小事。”后来孟意明就是成都版《每一件美妙的小事》制作人,促成了这次上海与成都的合作。
关注抑郁症群体,让冬日在陪伴中温暖治愈
导演谢帅介绍,中文版演出在保留原版所有互动环节及主人公故事主线的基础上,更换了故事背景,加入了本土元素,将人物设定为在中国成长的80后青年,并将中国观众熟知的物件、歌曲等贯穿其中。因此,观众不仅能从故事本身产生共鸣,纯正的“中国血统”也更加受到了现场观众的喜爱。“而具体到成都,我们把角色的老家设定在大邑县,根据演员本身的成长经历进行改编,一切都是为了让剧情更加合理。”
近年来,由于不少明星和公众人物的因为抑郁症离世,心理健康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每一件美妙的小事》也激起了现场不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我们确实是想通过这部话剧,让大家去关注抑郁症群体。”导演谢帅说道,这个剧的剧本其实原来更接近于一个脱口秀,因此进行舞台化呈现时,对抑郁症群体的直接书写较少,主要是间接地通过一些写意的形式,通过家人陪伴抑郁症患者的角度,去让大家了解这个群体,甚至是陪伴在抑郁症患者身边的家人,通过戏剧化的表达方式,让大家看到抑郁症的治愈漫长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件美妙的小事》也是今年2021川渝话剧双城记的演出之一,还将在圣诞节、元旦等档期继续演出,为大家送上温暖又别致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