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头条!直击抗旱保电丨“智慧大脑”助力,把办公楼每根“毛细血管”的能耗降下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四川在线记者 张庭铭/文 吴枫/视频
8月24日下午,成都气温35摄氏度。在四川省省级机关永兴巷集中办公区的信息中心,监控着办公区内4栋办公楼、15家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能源消耗的“智慧大脑”——能耗监测管理平台正在运行,显示着办公区内每一个水龙头和电器的能源消耗情况。
“这个能耗监测管理平台连接了全办公区450多个智能监测开关,这些开关组合起来就像医生使用的精密医疗仪器一样,能够把办公区内每根‘毛细血管’的能耗情况通过网络及时上传,并进行汇总分析,从而达到监控和降低能耗的目的。”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永兴巷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彬告诉记者,自从去年用上了这个能耗监测管理平台,在高峰时期,全办公区每天可以节约用电1100度左右。
由于近期省内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各个单位用电负荷大增。8月21日零时,四川省能源供应保障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四川省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为贯彻应急响应,省级机关永兴巷集中办公区在前期节能降耗措施的基础上强化了对办公区内部重点耗能部位的监测。
科技厅的屋顶太阳能电站。 吴枫 摄
张彬一边用鼠标指着大屏幕上的数据一边介绍,监测管理平台会24小时不断监测能耗,并定期形成趋势图和数据。特别是对于会议室、电子展示屏幕等重点耗能区域,监测管理平台可以对其进行重点监测。如果监控人员发现能耗监测管理平台上的某个点位数据超过正常值(如:某区域空调温度过低导致功率偏高等),他们就会根据传感器锁定相关区域,并提醒相关办公区的人员节约能源。另外,如果某区域的能源消耗数据突然在持续增加,他们还可以据此来判断此处是否出现了跑冒滴漏的情况。“以今年8月份前24天的能耗为例,在能耗监测管理平台监测下全办公区的能耗同比去年下降了24.13%。”
这样的“智慧大脑”已广泛运用到四川各机关单位。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在监测能源消耗的时候,一般都是靠人工排查,既费人力又费时间。如果监测范围出了成都,还需要地方相关部门进行配合,有时候还难免会出现失真的情况。随着能耗监测管理平台的建立和铺开,现在工作人员只要坐在大屏幕前就可以快速地发现省直机关,乃至市(州)党政机关办公区域的能源使用情况。“一旦出现能耗异常的情况,我们10分钟左右就可以迅速锁定位置。然后,就可以立即启动相关降耗措施。”该负责人说。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各个省直机关也在积极探索运用科技的力量进行节能降耗。
在省科技厅的机关办公区,已经建成并运用了60多盏太阳能景观灯和占地900平方米的屋顶太阳能电站,能够实现每天节省市政用电400度左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把科技的力量运用到节能降耗中,争取把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都降下来。”省科技厅后勤中心主任陈兴才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