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设计师龙红紫娓: 为彝族传统文化寻找时尚表达
人物名片:
龙红紫娓,彝族,祖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出生于云南省宁蒗县,2017年硕士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伦敦时装学院时尚商业及设计专业。2019年,被国际权威时尚杂志时尚杂志《Vogue》评为“中国最优秀七大新锐珠宝设计师品牌”之一,是第一位登上《Vogue》的中国彝族设计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何万敏 四川在线记者 成博
“成为珠宝设计师,与我从小深受彝族传统文化熏陶的成长经历之间,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关系。”作为第一位登上全球顶级时尚杂志《Vogue》的中国彝族设计师,龙红紫娓深爱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彝族妇女们口耳相传的饰品制作技艺,不断带给她灵感的同时,也启发着她新的思考。
日前,在西昌古城南门这处见证凉山彝族发展的古迹前,龙红紫娓一身中长飘逸黑色外套,向记者讲起让彝族文化在时尚中走向大众的故事。
《Vogue》介绍龙红紫娓及其品牌
彝族传统文化浸染出“时尚梦”
2019年5月,龙红紫娓凭借自己创立的首饰品牌,被国际权威时尚杂志《Vogue》国际版评为“中国最优秀七大新锐珠宝设计师品牌”之一。作为首位登上《Vogue》的中国彝族设计师,龙红紫娓认为,正是长期的彝族传统文化浸染,让她找到了一种沟通大凉山与国际前沿的“时尚语言”。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为少数民族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彝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和艺术表现形式。作为出生于云南省宁蒗县的彝族姑娘,在龙红紫娓的记忆里,“妈妈做的百褶裙、衣服的银纽扣、耳朵上佩戴的耳环,都特别好,而且还是自己设计的;奶奶更擅长做银领牌、拼接色彩艳丽的烟袋,连睡觉都穿戴着。从小我就知道,饰品和人是可以合而为一的”。
正是从小看着奶奶和妈妈做彝族传统饰品的经历,让龙红紫娓对于做饰品、做服装有着天然的向往。“上中学的时候父亲经常问我长大想做什么,当时我就想到了妈妈和奶奶,决心以后做自己的服装品牌”。
龙红紫娓
多年以后,当龙红紫娓设计的珠宝首饰已经走出国门、登上国际时尚舞台时,回想这个中学时代就在心里扎根的梦想,她觉得,“很大程度上,是成长环境成就了人生。彝族人保持至今的与大自然紧密联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特色鲜明的审美感受,见得越多,就越能感受到彝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太好了”。
设计从彝族文化中汲取灵感。
但对于当时的龙红紫娓来说,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像手上有许多的珍珠,却不知道该怎么串连起来。因此在高考后,龙红紫娓选择了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系,她想出去看看,或许能获得新的灵感。
大学期间,龙红紫娓到莫斯科普希金语言学院做了一年交换生,在枯燥的语言学习之余,她从莫斯科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听音乐剧,看画展,陶醉在艺术中的眼光看到什么都是美的。”。
大学毕业后,龙红紫娓没有立马投入时尚行业,而是在别的行业里辗转了五六年,“别的工作不是做不好,但就感觉缺乏足够的激情”。2015年时,她辞去原有的工作,开始了向“时尚梦”的再度追寻,她苦学英语,考入伦敦艺术大学伦敦时装学院攻读时尚商业及设计专业硕士学位。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后,龙红紫娓于2017年回国。由于有很多亲戚在凉山,也由于凉山与彝族文化的血脉联系,她从那时开始,每年到凉山各县采风。“有一次从美姑县回来,路遇堵车停在边上。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一个年龄和我差不多的姑娘,赶着羊群回家。她的家在山的那边,山的形象就在眼前,”龙红紫娓告诉记者,眼前这个陌生女性所透出的柔软打动了她,接下来要做什么突然很清晰地出现在她的眼前。
寻找诠释民族文化的新视角
每次采风,采访、拍照、录像、做设计、做记录、整理,龙红紫娓和团队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得十分认真。除了收集创作素材,龙红紫娓也通过采风寻访当地优秀的手工匠人。
“我们希望和当地优秀的手工匠人合作,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设计进行当代化创新,在保护日渐消逝的传统技艺的同时,赋予传统技艺新的语言和表达,从而引起更多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技艺的重视与欣赏,拉近传统与生活的距离。”
龙红紫娓理想的工作节奏是,半年在国内,半年在国外。走进彝族村寨寻找深山里的手艺人,用图片记录彝族人的传统与当下,给龙红紫娓提供了放飞艺术创造的想象力。而时刻保持与国际时尚前沿的接轨,则确保了自己的创新创造始终在一条契合广大受众的审美与需求的方向上前进。
2021年9月,在英国举办2020春夏伦敦时装周期间,她乘势在伦敦海德公园附近的雅山画廊做了一个名为《我们》的小型展览。洁白的墙面上,摄影师郭建良等拍摄的黑白作品以及民间匠人制作银饰的图片,把观者带到远隔千山万水的凉山;方形立柱和台面展台衬托出精美饰品的高雅与纯净,展品中配搭的彝文书籍等,将古老与现代交相呼应的意味表现得恰到好处。
展览的半个月时间里,参观者络绎不绝,“特别是有一对老年夫妇,在展厅观看了两个多小时,了解得很仔细。”蕴含彝族文化的饰品令人眼前一亮,“那才是根,”龙红紫娓明白,“对民族文化的真正的看重,不是发现一个新地方,而是新视角”。
经龙红紫娓之手,彝族同胞平常佩戴的珠子,改造为一颗银质细致镂空的“小灯笼”,层层柔和的弧线中,有一种古典的韵律,总重却只有11.7克,轻灵优雅。这件饰品的成功超乎她自己的想象,也激励她对彝族传统文化元素的继续挖掘。
比如,基于彝族同胞夜观星象的传统,她设计了一件耳饰,“Star”(流星)和“Naked Cloud”(流云),闪耀的群星被简化,小圆盘上丰富的层次仿佛夜空的星光,在不同的组合中,幸运星既浪漫深邃,又精致古典。还有彝族男性佩戴的“英雄带”,被打造成了由天然淡水小米粒珍珠制作的“Mercy”身体链,不经打磨而保留自然的真实美感,在优雅随性中能很好地展现灵动的女性气质。
经过不懈的推广与努力,时尚也渐渐从龙红紫娓等少数人的追求蔓延成凉山手艺人的共同追求。越西县非遗文化中心主任孙建生表示:“凉山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缺少的是开阔的视野以及能够打动人的品牌。希望能有更多像龙红紫娓这样的国际时尚设计师来指导,让彝族的非遗文化融入国际元素。”
标签: 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