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原油期货破茧而出:将于3月26日挂牌交易
条件成熟——
石油贸易加速东移 市场期待弥补空白
在石油领域曾出现所谓的“亚洲溢价”,即亚洲石油进口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要比欧美国家的价格高。
2017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原油进口国,原油进口量达到843万桶/日,比上年增长10%,引领全球石油贸易加速东移。但另一方面,世界两大基准油价不能体现亚太地区等新兴市场的需求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王金照表示,WTI价格越来越反映美国的市场情况,布伦特原油价格更多反映欧洲的市场情况,可市场的增量部分在亚洲,但亚洲地区却没有一个成熟的原油期货市场为原油贸易提供定价基准和规避风险工具。
虽然在2000年之后,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推出了原油期货,迪拜、印度孟买、新加坡也都推出了原油期货合约,但目前都没有形成影响力。
期货市场,本质是市场。期货市场的形成必备几个要素,包括地理的枢纽中心,本身是炼油中心或者本身是大港口,或者是金融中心。
上海市正好“集全”这些优势。上海的定位是4大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此外,上海周边已形成巨大的炼油炼化区域,即从浙江、江苏、上海到长江经济带的中下游,已有1亿吨的原油加工量,辐射山东、广东、福建等整个东部,这样的产业基础非常有利于期现货互动。
同时,原油期货必须是开放的市场。上海自贸区建立之后就具备了国际化条件。几乎与上海自贸区同步,上海期货交易所在自贸区注册成立了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具备原油期货交易功能。自贸区加快创新机制金融开放步伐,为国际石油商和金融机构参与我国原油期货市场铺就了道路。中国版原油期货的亮点,可用17字概括,即“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人民币计价”。
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院教授王震表示,我们既要“取势”,以战略眼光抓住建立原油期货市场的契机;同时也要“取实”,找到一个巧妙的突破点。WTI、布伦特原油交割标的是轻质低硫原油,当前国际市场缺乏一个权威的中质含硫原油价格基准。这种中质含硫原油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44%,也是我国及周边国家进口原油的主要品种。我国原油期货选择以中质含硫原油作为交割标的,弥补了空白。
对于我国而言,夯实能源资源要素和产品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推出着眼于亚洲且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原油期货,是长远之策。
时机到位——
配套政策不断完善 形成平衡多赢格局
专家表示,我国当前推出原油期货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当下全球原油贸易格局与定价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原油价格在2016年阶段性探底后逐步回升、原油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中国议价能力增强。我国此时推出原油期货可谓占据“天时”,这是我国推出原油期货的战略机遇期。
专家表示,全球原油市场独缺代表亚洲的期货基准价。中国作为亚洲地区第一大经济体,最大原油进口国,推出原油期货占有“地利”。从全球时区看,上海大致处于伦敦和纽约之间,中国原油恰好能弥补WTI、布伦特原油期货在时区分工上空白点,形成24小时连续交易机制。
上下认识高度统一,抢抓机遇,即为“人和”。我国原油期货在上市筹备过程中,得到了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一系列配套政策,扫清了制度障碍。目前,我国已放开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权。截至2018年1月初,全国共有36家地方炼厂获得原油进口使用权,其中有32家地方炼厂获批非国营贸易进口原油资质。原油市场参与主体日益丰富。
此外,我国能化产业链不断完善。甚至部分化工品种,如PTA期货已在东南亚等市场具有较强的定价能力,国内90%PTA企业及80%的聚酯企业均已参与其中。另外,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石化企业已在国际市场上参与原油衍生品交易多年,原油期货推出具有较为深厚的产业和投资者基础。
我国推出原油期货,首先通过市场优化石油资源配置,更好地反映国内供求关系,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价格风险管理工具,服务实体经济。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中期将会形成反映亚太地区供求关系的价格指标。从长远来看,作为商品期货龙头品种,我国原油期货也将在国际原油市场找到合理地位。
2018年1月份,在“中国能源周”会议上,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副总经理陆丰表示,“中国推出原油期货不是挑战谁和替代谁,我们同已经存在的几大原油定价市场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平衡的关系,将形成多赢格局”。
原油期货如何为企业服务?期货价格对未来供应的生产和投资具有风向标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王金照介绍,比如一家炼化企业生产乙烯,能够在产品卖出去之前,通过原油期货控制原料成本,保证企业稳定运营。
此外,交割环节是期货和现货市场连接的桥梁。推出原油期货,将带动我国沿海保税原油市场发展,在上海周边形成一个现货和期货互动的交易中心。这个区域将来可能像鹿特丹和美国墨西哥湾那样,成为世界级的石油炼化交易中心。
反响积极——
功能发挥需要过程 有助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面向国际投资者推出原油期货,引起了国际能源市场和金融市场广泛关注。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名誉主席利奥·梅拉梅德认为,中国期货市场应该在国际商品市场上发挥更大作用。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校区)摩根大通商品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杨坚表示,国际市场以谨慎积极态度看待中国推出原油期货,中国是原油市场上的重要进口国,为了控制有关风险,希望有更多发言权,推出自己的原油期货,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在国际原油市场上受过度投机带来的风险,很好地实现价格发现功能,服务实体经济。中国原油期货满足特定的市场需要为主,完全可以和WTI与布伦特原油期货并存发展。他认为,有很多外国公司的业务与中国关系很大,他们会积极参与。国外投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会感兴趣,他们寻求在全球范围内交易和配置资产。
专家普遍认为,原油期货的功能发挥是一个长期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有可能一开始跟着WTI和布伦特期货基准价走,但是在发展5年到10年之后,交易量大了,就应该成为定价中心之一。”王震说。这可以与铜品种的发展历史比照。当初我国推出铜期货时,沪铜是伦铜的“影子”,但是经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沪铜与伦铜已经相互深刻影响。
原油期货是具有战略价值的大宗商品交易。王金照认为,中国原油期货以人民币计价,对提升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信任度大有裨益。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人民币实现国际化需要中国首先做好“家庭作业”。在众多“功课”中,除了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以外,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拿着人民币能干什么?交易有多少人愿意接受?能在多大范围吸引投资者?也就是说,中国需要给人民币持有者更多的投资机会。
如今,原油期货就是投资机会之一。人民币计价不仅是中国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的需要。在中国石油消费增速与旺盛贸易需求的大环境下,国际原油贸易迫切需要实现人民币计价,减少汇兑成本和风险,这也正是中国原油期货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市场基础。
专家认为,经过市场真实有效的竞争,在国际原油市场,我国会找到人民币和中国经济的真实地位。虽然这是一个漫长过程,但这个过程是世界各国接受中国真实地位的过程,是靠全球机构投资者真实交易做实的选择。在我国金融开放中,原油期货将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发出“中国声音”,产生“中国影响”。记者 祝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