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重启加速与设备投资
1. 新能源出力不稳定性导致电力缺口,火电压舱石作用愈发凸显
(资料图)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装机维持高增速,装机规模占比不断提升。双碳目标下,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加速,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张。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1%;截至2021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0.63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4.8%。随着风电/光伏并网比例提升,受制于其出力不稳定性,电力高峰时段供应能力相对不足。
电规总院预计2022-2024年电力供给偏紧态势逐步严峻。根据电规总院,结合当前电源、电网工程、投产进度,预计2022年安徽、湖南、江西、重庆、贵州等5个地区负荷高峰时段电力供需紧张;2023年、2024年电力供需紧张地区将分别增加至6个和7个。
电力保供压力严峻,火电仍是电力供应中不可或缺的主力电源。在风光等新能源出力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电力保供压力仍然需要常规电源分担,从各电源类型年平均利用小时数来看,核电、火电、水电2021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分别为7778、4353、3622小时,显著高于新能源发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出力稳定性更强。
2. 政策指引1.65亿千瓦火电建设,或将带动2138亿元设备投资
政策对火电态度出现转变,强调火电“压舱石”作用。2022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2022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中电联与国家电网的专家表示,在“双碳”目标下需要正确认识煤电的价值,要适度发展支柱性电源,保障转型期电力供应。
煤电规划一再提高。2022年7月政策层面提出新开工3000万千瓦,后提高至8000万千瓦;8月再次提出,2022-2023年两年每年开工煤电项目8000万千瓦,后年保障投运煤电机组8000万千瓦。9月国家发改委召开了煤炭保供会议,提出2022-2023年两年火电将新开工1.65亿千瓦。
根据我们测算,1.65亿千瓦的新增火电装机有望带动价值2138亿的设备投资。
单位造价:根据电规总院发布的《火电工程限额设计参考造价指标(2020年)》,新建2×660MW超超临界和2×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单位造价分别在3636元/千瓦和3309元/千瓦。
假设2022-2023年两年火电开工1.65亿千瓦,其中扩建和新建比例分别为60%和40%,660MW和1000MW机组的装机分别占到50%和50%。按照《火电工程限额设计参考造价指标(2020年)》给出的数据,1.65亿千瓦的火电装机对应投资规模在5347亿元左右。
设备购置费约占总造价的40%:火电厂的建设费用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用、安装工程费用以及其他费用四类,其中设备购置费用占比最大,在2×660MW和2×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中,设备购置费用占比分别达到41.82%和42.15%。对于2×660MW和2×1000MW超超临界新建机组而言,设备购置费用将分别达到20.1和27.9亿元。
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构成火电厂三大核心主设备,占总设备购置成本的一半以上。
三大主设备中,锅炉的规格型号最多、造价最高。根据《火电工程限额设计参考造价指标(2020年)》,660MW机组涉及的锅炉的规格型号高达9种,平均造价为2.88亿元;汽轮机5种,平均造价为1.56亿元;汽轮发电机2种,平均造价0.73亿元。相比之下,1000MW机组涉及的设备类型相对更少,但平均造价更高,锅炉、汽轮机和汽轮发电机的平均造价分别高出660MW机组2.03、0.54和0.49亿元。
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构成火电厂三大核心主设备,占总设备购置成本的一半以上。
投资金额上看,660MW和1000MW机组的三大核心设备平均总造价分别为5.18和8.23亿元,分别占设备购置费用的51.5%和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