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助纺织企业突破贸易保护藩篱-今日热搜
过去一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共遭遇15起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案件量同比增长15.3%,涉案金额24.14亿美元,同比增加15.6%。
新的一年,作为中国应对贸易摩擦“四体联动”的重要一环,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将继续在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的指导下,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和企业的配合下,助力企业积极应对、维护行业利益,深入分析案件特点、精准推进应诉工作,优化法律服务工作队伍、护卫纺织服装外贸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
深入分析案件特点
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分析,去年,针对纺织服装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呈现出诸多特点。首先,发起国集中、重点产品突出、涉案金额较大。2022年纺织服装产品遭遇15起调查中半数以上来自印尼、印度和欧盟,多起调查涉案金额高达数亿美元,其中欧盟聚酯高强力纱复审调查涉案金额2.3亿美元、印度粘胶纱线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2.56亿美元、印尼三项保障措施调查涉案金额11.3亿美元。
其次,欧盟案件连锁效应强、应对难度高。2022年欧盟对中国聚酯高强力纱先后启动一次日落复审调查、一次期中复审调查和单独针对海利得的反倾销调查。“反观以往调查结果,一旦某一类产品被欧盟提起贸易救济调查,之后往往将会多次面临一系列调查,并且复审调查通常不修改原有税率,而是通过判断倾销和损害是否会继续或再度发生决定取消或延续原有措施。欧盟的调查战线长、难度大,行业企业抗辩应对的积极性较弱。”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肖领表示。
再次,保障措施调查产品范围广、持续时间长。2002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遭遇的第一起保障措施调查来自委内瑞拉。仅在2022年,土耳其和印尼针对尼龙产品以及窗帘、纱线和织物类产品发动4起保障措施调查,共涉及126个税号,涉案金额合计约14亿美元。“复审调查的发起意味着涉案企业遭受限制措施的期限再次延长。同时,关注保障措施辐射效应也将成为纺织商会后续工作的重点。”肖领表示。
积极组织行业抗辩
“针对2022年15起纺织服装贸易救济案件和2021年11起转结案件,纺织商会及时发布案件预警和立案信息,对正式立案调查的产品情况迅速分析,向部救济局汇报案件情况,并通知相关省厅和企业。对于重点案件在征求各方意见后召开应诉会,组织企业开展行业抗辩。商会在官方网站和公众号上及时发布立案信息和裁决结果,广泛通知企业。”肖领表示。
为应对秘鲁服装保障措施案,纺织商会积极组织企业参与行业无损害抗辩。2021年12月24日秘鲁对服装产品启动保障措施调查,涉案金额高达7.34亿美元。纺织商会及时组织召开网络应诉协调会,最终11家企业参与行业无损害抗辩。“期间,纺织商会多次就案件应对工作召开讨论会,确定抗辩的重点产品,分析应对中的难点。先后三次分别针对临时措施和产品排除、立案公告和技术报告以及秘鲁进出数据提交抗辩意见;积极参加线上听证会并发表反对意见。”肖领表示,2022年4月底纺织商会向秘鲁三部委发函,就案件临时措施发表意见。在我方努力下,2022年5月中旬秘鲁多部门委员会裁定不采取临时措施,8月秘鲁调查机关宣布结束调查程序,并将本案技术报告提交多部门委员会审议。但迫于多方压力,至今秘方暂未正式披露技术报告与最终决议。
在面对印度粘胶纱线反倾销案时,纺织商会全力维护中国企业权益。2022年9月30日印度商工部对粘胶纱线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达2.56亿美元。对此,纺织商会成功组织新乡化纤、吉林化纤、宜宾海斯特、吉林艾卡4家企业参与行业抗辩并及时递交抗辩意见。“2022年11月印方就产品控制编码(PCN)召开技术性讨论会,纺织商会代表参会反映利益诉求,同时印度进口商和下游代表发表反对意见。之后印度调查机关接受我方意见,决定把印度原告铜管纺(SSY)技术生产的粘胶长丝放在被调查产品范围内,并未接受印度原告提出的不区分染色和未染色的意见。就此,我方在产品控制编码和被调查产品范围的界定方面取得初步胜利。”肖领表示。
努力建设一支业务本领过硬、团结务实高效、奋发有为向上的工作队伍,是商会能为行业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的保证,“今年,我们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提升业务研究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拓展交流渠道,增加学习先进工作经验,进一步提升形势分析研判精准度。二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积极回馈企业诉求、切实维护企业利益。三是勇于实践,创新工作视角、开拓工作新举措,丰富应对策略,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质效。”肖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