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年轻人创业输在起跑点!」立法委员余宛如在「WHATs NEXT!移动到未来」移动网路产业高峰会上表示,台湾创业环境、生态、法规相当保守,没有更新。对外,外国创业环境开放,台湾年轻人创业输在起跑点,很不公平。对内,政府仍偏重传统硬体产业,把重心放在代工的毛利,对台湾年轻的软体人才也很不公平。
余宛如指出,光有法规的调适是不足的,政府做了很多事但人民无感,政府政策在民间落实时有70%的落差。曾有创业者反映,在申请补助的时候像在写作文比赛,内容要很夸张很精彩,但补助又少得可怜,程序还很繁琐。政府花了逾30亿,在各地建立新创育成中心,却没收到预期效果。
「有好的生态系统,创业者自然会强起来!」余宛如问,除了做好法规和基础建设外,政府还需要做好哪些事?台湾一直在做产品和技术,但商品却没有市场化。她强调要调整思维和做法,才有健壮的数位经济。
余宛如对法规不是很乐观,因为在立法院要处理来自各方的民意,而台湾法律又很刚性,没有写的都不能做。她想参考英国的做法,由各单位审查相关法规,废除社会成本高的。她提出两个计画,一是政府要鬆绑法规,政府改变民间也要改变,释放民间的活力并促进交流。二是属于财政委员会的她,会推广区块链等新科技的应用和数位金融。
余宛如本身是创业出身,她关心青年创业、新创产业和社会企业,并推动职场两性平等、托育法案,让女性能在职场安心工作并发挥所长。从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她曾担任立委的法案助理,从中了解农民保险和金融问题,认识到农民的困境。之后她在有机保养品公司当经理,赴澳洲受训后看到台湾农业的发展可能。
后来她和先生徐文彦投入公平贸易运动,2007年她创立「生态绿」,是台湾第一家获公平贸易认证的企业,卖咖啡卖到登上「创柜版」。她强调没有公平的交易,就没有公平的价格。2015年她接手社会企业「共同聚落」,推动青创和新创。上月她在立法院成立跨党派的「立法院数位经济与社会经济国会交流促进会」,要成为国会和青创、新创产业的交流平台,立委许毓仁、林昶佐和蒋万安也都加入。
她认为台湾在网路时代一定要拥抱数位经济,否则会在国际上被边缘化。但台湾法令的脚步早已跟不上新创团队,应该让官员了解数位经济的概念,运用P2P经济运作、人工智慧、大数据、区块链等新科技迎接数位经济时代。台湾的电商、VR、共享经济等新创产业,去年已吸引国内外创投资金约150亿台币,但和今年第一季的全球创投资金85亿美金(约2700亿台币)相比,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余宛如这麽重视新创产业的原因是想改变这个对年轻人不公平的社会。至于政府为什麽总是无力扶持新创团队,她认为政府的心态保守,只想保护既有的金融产业,而且官僚体系造成大家害怕犯错、害怕负责、害怕被说是「图利」某些企业;同时政府运用了错误的KPI,只在乎「数量」,不懂新创也不知如何评估成效,也摆脱不了硬体和园区优先的传统思维。她还想改革创业生态,营造出鼓励创业和重视人才的社会文化。
至于「新南向政策」,余宛如认为过去台湾亲中、亲美、亲日,但东协的消费力正快速提昇。从全球佈局的角度来看,台湾应该利用和东南亚国家在文化上和地理上的接近性,多和邻居交流。此外她深知台湾不可能成为真的硅谷,但「亚洲硅谷」的目标是新创产业的示范地,要补足目前政策和产业上的不足,连结国际企业、民间企业和新创产业,形成互相交流合作的「伙伴关系」。若能营造更好的软体环境,积极找新创产业进驻,并调整学术资源让人才衔接,就有可能让台湾成为最先进的新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