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型
对于那些术业有专攻的人而言,靠独家的专利技术,也是可以创业的。如擅长发明的吴先生2001年在北京创办中宜环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吴擅长发明,名下拥有多项专利技术,仅其“城市垃圾处理综合集成系统”一项专利,据估计无形资产就达12.5亿元。一家美国名牌杂志估计,吴的专利加起来,价值超过100亿美元。在IT或生物领域,不少年轻人靠专业技术创了业。
小本买卖型
或许很多人开不了大公司,做不了大老板,但是加盟个商店,或是自己做点小本买卖,也是创业的一种。起码这是在给自己打工,不用别人来发薪水。
政策借力型
若是赶上了政策扶持的东风,对于创业来说,无异于平步青云。过去15年来,搭上国家城市化的快班车,许多人投身房地产行业,成了大富豪。如今,政府的许多政策开始向“农业”倾斜,对于积极通过农业创业的人会给予政府支持以及各方面的优惠。不少年轻人嗅到了这一商机,纷纷回乡搞农场,搞养殖场,搞有机产品。也许若干年后,中国将出一批新的“地主富农”。
网络潮军型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熟稔网络,对某些人来说,网络就是金矿。抛开已有的成功案例马云、张朝阳等第一批网络潮军,对想创业的年轻人而言,上淘宝开店更切实际些。笔者有个大学同学,不同于其他人忙于奔波找工作,她和哥哥在杭州合伙开了个卖衣服的淘宝店。借着她哥哥的三四年淘宝经历,二人的小店越来越红火,年收入比白领工资还高。
他们创业的钱从哪来?
“90后”创业者的创业资金渠道比较多,并且构成并不会很单一,基本都是多种来源合并在一起获得资金。其中父母给的占比58.1%;自己积蓄的占比56.3%;获得天使投资的比例为21.3%;银行贷款的比例为9.5%。在创业启动资金的金额方面,50.7%的“90后”创业者的启动资金为1万-5万元;21.4%的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为1万元以内;14.2%的“90后”启动资金为5万-10万元;10万-50万元的启动资金为8.1%;拥有50万元以上创业启动资金的占比仅为5.6%。
90后对创业资金的花费上,采购物资和进货以64.2%的比例占据大头,市场宣传则以21.5%的比例位列支出第二位,此外人力成本占到14.3%。投入成本较低的网店,成为在校大学生创业的首选。
他们是否挖到了第一桶金?
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中,近50%还是初次创业,创业3次以上的仅有6%左右。他们的公司也同样年轻,成立仅1年的接近60%。同时,近90%的年轻创业者认为其公司刚具雏形,正处于初创种子期。超过85%以上的公司年收益不足500万元,获得投资的公司仅占10%左右,其中一半以上获得的是天使投资。近70%的年轻创业者,用不高于10万元的启动资金便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近20%在20万-50万元之内,超过50万元的仅有不到8%。
大部分创业者创业时间尚短,那么他们是否挖到了第一桶金?我们在此将第一桶金设定为第一次获得经济收入在50万元,但在接受调查的创业者中,超过70%的人表示,他们还未收获到它,还处于苦创阶段。而在获得第一桶金的时间段中,以第一次和第二次创业所占比例最高,接近25%;其中又以第一次为最高,接近15%。因此,赚取第一桶金的时间一定要快,创业2次之后再挖得第一桶金的人比较少,占比不到4%。
从行业分布特征来看,电子商务公司以绝对优势占据榜首;多数创业者都集中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选择在传统行业中进行创业的并不多。当面对巨头时,有半数以上聪明地选择了“傍上巨头”并与其共享利益,但有约30%的创业者仍敢为天下先,从巨头口中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