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创业园实则就是当地有着800年历史的城隍庙市场。物业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市场主体商户252户,其中享受政策补助的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有60来户。“其实,大学毕业生创业也就是清一色开店、摆摊。相比普通商户,最大的区别就是租金减免。”一家经营冷饮的店主说。
城隍庙市场的“华丽转身”正是多地创业园建设模式的一个缩影:在原本成熟的集贸市场、商场等打上创业创新“标签”,一方面省时省力,快速实现“嫁接”;另一方面摇身变凤凰,至少赚得人气、眼球和实实在在的补贴。
在这个城隍庙市场,财政一年补贴资金超过200万元,基本全部花在租金减免和管理服务费两项上。创业效果和可持续性究竟如何?园区方只说,这相当于免费练兵,死生由己。
乱象之二:各地蜂拥,热衷“挂牌”
纷纷冒出的创业园数量惊人,许多地方挂牌“热情”也相当高涨。
位于山西长治市区的易淘电商信息产业园本是一个民营投资的电子产业园区,去年开始拿出32户商铺对外出租给创业者,刚刚入驻了10多户商家,初步具备模样,便迅速吸引了当地经信委、团委、人社局3部门前来,挂上各自创业孵化园区的牌子。
在洛阳市,由于部门较多,不少园区存在重叠,同时背负多重“身份”。在其中一家园区,“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创新基地”、“市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市创业孵化基地”各种牌匾足有十多个。
一位基层人社局长坦言,搞“双创”其实是个任务,既不能大包大揽但又要赚吆喝。“作为政府部门,能起什么作用、怎么定位,我们还没理清,还要摸索”。
乱象之三:创业“帽子”,想戴就戴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你所看到的“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有的可能真跟“创业”没什么关系。
位于豫北某镇的小微企业创业园占地143亩,2014年建成,规划了12家企业,目前有4家企业已经投产。主管工业的副镇长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原本一些企业集中的地方发展成了城市中心。后来重新规划,把原来那些企业拆除了,又在郊区规划了这么一片产业园,本意就是转移企业。
山西高校的一些毕业生反映,创业初期他们曾到一些打着“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旗号的写字楼考察,但这些学生发现,所谓的创业基地无非就是在早已成熟的写字楼上贴个牌子,一些写字楼称为“创业园”,其实与商业地产商无异,这些写字楼能为创业者们提供仅是办公场地和有限的资源。山西农业大学教师程海说,他曾经考察过一些地方的创业园、创业基地,但是这些所谓的创业园、创业基地很少考虑创业孵化能不能发展,进驻的企业最终能活多少家,怎样让企业持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