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巴中在线 > 企业频道 > 创业资讯 >正文

响应政策空口号 创业园乱象丛生

时间:2016-09-09 10:40:23    作者: xiaoqing    来源:巴中在线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乱象之四:“李鬼”搭车,假冒难防

  看似红红火火的双创园区建设,一些地方却混淆概念,让人着实摸不着头脑;更有甚者,究竟是创业、办学,还是打着幌子圈地搞房地产,也让人一头雾水。

  位于河南省某市东郊的电子商务产业园,2015年与当地技师学院合作,在园内建立技师学院、电商学院,被宣传为“革新办学理念”,开创“厂中校、校中厂”模式先河。

  由于初期规划的面积太大,产业园内部十分空旷,人员也很少。知情人士透露,之所以和技师学院合作,主要是因为原本的规划和实际招商情况差别太大,大片土地都空着,因此急需引入其他力量。而对于技师学院来说,电子商务专业不仅听起来高大上,而实际的教学成本远低于传统的电子、机械等培训,所以也乐于接受。

  电商学院投入教学后,又开创“产业+学业”模式,建立了“123大学生创业园”。记者在现场看到,所谓创业园就是教学楼的一层而已,只有10来家店面,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陈列着网售的一些实物……这样的场景,让人很难相信是一个创业园。

  虽然只招了一届学生,“创业”也相距遥远,但是学院住宅区却已颇具规模: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多层楼房,不仅为职工提供住处,也对外销售。“一个普通的中部城市,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又怎么能承受得起这么大的电子商务培训、创业基地?这到底是创业、办学,还是打着幌子的圈地搞房地产?不能搞得不清不楚。”知情人士说。

  防止“双创”流于形式

  多位专家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双创”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事关长远,允许探索,也应包容,但是对一些暴露出来的苗头问题需要引起高度警惕,防止走歪走偏,流于形式。

  一是“追数量、缺质量”。

  山西省人力资源研究会会长王重一说,一些创业服务方拿到了国家补助,对创业者提供的商业模式辅导、市场项目筛选、融资解决渠道等却很有限。还有创业基地为应付主管部门考察,聘请一些创业导师做培训,但至少有一半不具备创业导师资格,导致创业项目低水平重复。

  有专家认为,应防止“双创”在落实中出现低水平、简单化。创业不是简单“贴标签”,不是扶贫济困,更不能完全在“创业”与“就业”之间简单画等号。如果不动脑、不思考、分不清,“双创”长此以往只能是“见数量、缺质量”。

关键词阅读: 创业 大学生创业 创业园

你有微信?通过微信可以学习财经知识,锻炼交易技能:关注公众号招金财富(微信ID:bwp816)财富伴您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