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要实现全面覆盖的福利制度,既是前所未有的实践与挑战,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也是万众特别是企业退休人员的殷切期盼,自2005年开始,我国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进行了12次连续调整,可见中央对民众养老问题的高度重视。
而近日,上海、北京、陕西、云南等12个省(区、市)陆续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养老金进入密集调整发放期。在政策铺开后,预计将有85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和17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受益。
据悉,本次养老金调整,是自2005年以来对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第12次上调。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涨幅6.5%的确定是“综合考虑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社保基金支付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做出的科学合理的决策”。
各地已公布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普遍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广西、云南、辽宁、江苏等地也已明确了养老金发放的时间表,要求在9月底前将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企事业单位同步调整
首次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同步调整,是本次养老金调整的一大亮点。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宣告了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
随着 “双轨制”的废除,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开始与企业按照相同的办法,由国家统一调整。有评论指出,这向建立更加合理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机制将覆盖全体参保人员。
9月8日,江苏省出台了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要求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调整幅度超过7%,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调整幅度将控制在5.5%。
对此,苏海南向笔者表示,“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同步调整,幅度大致相当,并如江苏省那样,适当安排企业退休人员退休金增幅稍高一点,有利于改善此前 双轨制 下二者退休待遇差距过大的状况。”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则认为,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将来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差将会逐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