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 >

欠薪、欠房租、上失信“黑榜” 老牌星美影院再陷经营漩涡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时间: 2018-05-29 17:36:56

欠薪、欠款、上失信“黑榜”老牌星美影院再陷经营漩涡

“今年3月的工资到现在还欠着”“说起来像是笑话,社保是半年一交、工资不是月薪是‘季薪’”“我是矿泉水厂商负责人,100件矿泉水送到你们影院,早就卖光了,两年间不知道催了多少次,到现在还未结清付款。”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星美“欠薪、欠房租、欠供应商货款”的言论在网络上发酵。到今年5月,多名网友发微博称,星美影城拖欠院线分账款,导致大热影片《复仇者联盟3》无法在星美影院正常放映。在全国拥有300多个电影院的港股上市公司星美控股(00198,HK),再次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同时,星美控股回归A股的计划也遇到挫折。今年1月,星美控股欲以成都润运为主体,资产作价200亿元借壳A股上市公司——中植系旗下企业宇顺电子(002289,SZ)。覃辉是星美控股、成都润运的实控人。而到了4月,宇顺电子宣告“解除婚约”,原因是覃辉及其实控的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ST圣莱受到证监会处罚。

一时间,覃辉“原天上人间老板”的身份、受证监会处罚的事实以及星美控股出现资金链断裂的质疑……种种问题被叠加和放大。人们不禁要问,星美影院究竟出了什么事?《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00.thumb_head

欠薪之辩

员工:薪资总是滞后发 公司:和财务管理结构有关

“我从2015年底入职星美在川渝地区的一家影院。我们工资发放日为每月的25日,即2017年5月25日,发放3月25日~4月25日的工资。按理来说这种方式工资就已压了一个月了,但我经历过最长的拖延,是3个月不发工资。”一位今年从星美影院离职的前一线员工小丽(化名)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按照小丽的说法,星美不是不发工资,而是“出了名的晚发”。5月22日左右,该影城部分员工领到了3月的工资。“我做过4个职位,就我了解到,不仅是员工工资晚发,包括银幕的放映灯等设备采购,公司都是要拖很久的。后来卖放映灯的公司对我们说,以后跟你们做生意,欠100元都不给你们发货。”

按图索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找到了湖南、贵州等地的星美员工,他们也曾在微博上发牢骚抱怨“欠薪问题”。但面对记者的进一步求证,他们不想再多说:“全国星美都是这样,解决不了的,跟你们媒体说了也没用。”

5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了星美国际影城北京金源店和星美国际影城北京分钟寺店,两家店看上去经营正常,但其工作人员以采访需要经过集团同意为由拒绝向记者回应欠薪等问题。

而对星美“发工资时间总是滞后”的消息是否属实?星美控股执行董事郑吉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坦言,“这和我们财务管理结构有关,资金是集团统一调度,根据区域往下发,有时候的确有滞后。因为不是每个影院都赚钱,要把赚钱影院的钱抽上来,再去付不赚钱的影院。滞后发放的情况,通常在收购店会多一点。我们也在检讨这个事情。”

前不久,星美控股把覃辉拉到由300多个星美影院店长组成的微信群里,希望覃辉代表公司的企业文化,跟大家讲讲话。郑吉崇回忆道,“没想到大家看到大股东来了,就反应一些工资滞后的问题。覃总听到这个反映,就责怪了我们高管。我们有delay(迟发),但我们在过年前把钱都发了,而且过年还发了年终奖。但过年期间的经营,涉及春节期间的三薪结算,3月又是离职高峰期,所以在结算上挺复杂的。”

小丽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星美集团旗下的影院,在财务上是没有独立权限的。“比如昨天收入1万元,必须要在第二天就全部交给总部。总部再根据各店的经营情况,发给各店。这样的话,影院的现金流就很吃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行业人士处了解到,国内也有很多影城集团采用对各旗下影城保留财务相对独立经营权的方式。

“其实现在影院票务收现主要来自第三方在线票务平台,而票务平台又大部分跟集团签约,所以原本大部分的现金都会直接到达集团。当然,这种财务结构有利有弊,好处就是能很有效率地反映各店的经营情况。”对星美影院的财务管理方式,郑吉崇解释道。

并购阵痛

人事调整两三千人 影院利润下滑九成

早在2011年,郑吉崇刚刚加盟星美之时,集团旗下只有21家影院。但星美在电影放映领域却并非新兵,其历史可追溯到2003年。从2011年起,伴随着资本在电影行业的竞速,星美的影院数量也大幅扩张。星美控股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星美集团旗下共有365家影院。

据郑吉崇介绍,院线方面,星美与中影合资成立了中影星美院线,全国也有影院是加盟中影星美院线的。而星美集团旗下的影院,除了两家影院是与别的小股东合资,其他都是100%全资控股的资产。尤其在2017年,星美控股通过并购,将近百余家影院揽入怀中。而快速吞下大量门店,也带来难以消化的阵痛。

“去年,我们对所有影院的员工,都会以营销职能作为考核标准及导向。有些不合适的员工,我们会进行调整,以及人事精简。整个人员调整幅度达到20%~30%,包括转岗、精简等。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了沟通的问题,个别影院在结算离职员工时,出现欠薪情况,这个我承认。我们也在逐步沟通解决。”郑吉崇表示。

20%~30%的人事调整,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放在星美300多家影院的盘子下,辞退人数就更多了。“从去年到现在,我们淘汰了约5%比例的员工。你想想看,即便一个影院辞退5人,300多家就上千了。离职人员的声音似乎变成了一种现象。”

急速扩张的压力也反映在星美控股的业绩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研究发现,截至目前,2017年票房排名前10的院线公司中,除华夏联合外,已经全部通过IPO或重组实现资产证券化。中影星美院线位列年度院线票房前10。但星美控股却是前10院线公司里,唯一一家由盈转亏的上市公司。

星美控股在2017年亏损2.67亿港元。星美控股的主营业务电影院业务方面,利润同比下滑近九成,由2016年利润超过7亿港元下降到去年大约1亿港元。

星美控股年报显示,大幅亏损是因为部份新收购的影院由于需要时间整合,营业额增幅没有达到管理层的预期。因此对于新收购的影院进行了较大的商誉减值拨备,减值额达到3.47亿港元,同时其他资产减值也大约有6800万港元。

“此外,去年我们并表了子公司星美文化旅游,这家公司的制片业务去年是亏损的,也影响了星美控股的利润。”郑吉崇补充道。

放眼全国,影院市场在跑马圈地、大肆扩张之后,这笔火热的生意开始挤泡沫了。

关键词: 星美 欠款 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