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2022/双11】不能不知道,今年“双11”哪些变化与你切身相关
文/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常河山
2022年“双11”大促已过去十多天,但有些与我们切身相关的变化,真得细细思量。
(资料图片)
11月1日至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递包裹42.72亿件,其中11月11日当天共处理快递包裹5.52亿件。而2021年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件47.76亿件,同比增长超过两成。其中,11月11日当天共处理快件6.96亿件。今年仅双11当日就少了1.44亿件,下降20.69%。数据变化的背后,有哪些相关因素的变化,变化中是否又潜藏着什么趋势?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
现代物流报:相较于以往,今年“双11”期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有哪些变化?
莫岱青:可以从两方面看相关变化。一方面因疫情等因素,消费者的钱袋紧了。从今年618来看,消费者下单更为理性,延续到“双11”,消费者依然会注重性价比。消费者会更在意简单的满减,那种复杂的套路会被消费者摒弃。另一方面,消费者更加注重当下的消费,也就是更加务实。以往的冲动消费,超前消费有所减少,也意识到囤积太多也是浪费,甚至有不少东西过期了还没用过。因此,购买当下所需要的商品对于消费者来说相对重要。
现代物流报:消费者网购行为的日趋理性的背后反映了什么?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莫岱青:目前,各大电商平台可谓日日有促销,每月有活动,双11也就不显得那么弥足珍贵了,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什么比直接折扣来得实在。这也是消费者越来越理性的原因。
随着直播电商的崛起,如抖音、快手、B站等,对传统电商平台也是冲击。主播在直播间能够更好地与用户进行互动,并且大力度优惠的商品更加吸引消费者。直播购物自由度更大,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也不用非等到双11这天买,平时也能买。
现代物流报:消费者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变化,向各电商平台发出了哪些提醒性信息?平台需要做哪些调整?
莫岱青:消费者现在购物越来越多元化,并且非集中化。从贝恩公司发布的《2022年“双十一”:客户忠诚度比万亿级销售更值得追求》报告显示,2021年,有5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计划于“双11”期间在3个或以上的平台购物,今年这一比例上升至69%。同时,有37%的受访者表示,今年计划去5个及以上的平台购物。所以未来网购的去集中化、去中心化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电商平台据消费习惯变化,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运营方式的改变等,从而不断去发展与适应。
现代物流报:今年“双11”快递件量的下降,是否意味着网购消费规模“拐点”的出现?
莫岱青:物流快递与电商平台越来越绑紧。“双11”当日快递峰值的下滑,与电商双峰促销有关,“双11”开门红阶段会分流11月11日的流量。同时快递包裹的下滑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电商平台的GMV并不理想。因为疫情的影响,消费者的钱袋捂得更紧了。会更加看重必需品的囤积,非必要不出手,稳住现金流是关键。网购交易规模保持增长,但增速逐渐放缓。近年来,快递量下降有许多因素造成,或许还可以观望一下,并不一定代表拐点出现。要综合几年的情况来看。
现代物流报:“双11”购物节的风行对上游行业、产业、企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看待这些影响,如何引导产销协调健康发展?
莫岱青:“双11”带动产业带的发展,并且为实体商家带去大量订单。比如“双11”期间来自京东平台的产地产业带单量相较去年同比增长了80%。我们看到,电商越来越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电商更加强调实体。其中,阿里表示数字经济更好地服务实体,而京东将自己定义为新型实体企业,电商将从实体中来,到实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