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频道 > 产业 >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海闻:“三新”推动航运航空业向好-每日报道

来源: 现代物流产业网 时间: 2022-11-25 17:48:24


(资料图片)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曹朝霞

11月22日,在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主论坛上,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发表主旨演讲。他对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形势做了深入剖析,指出数字经济和新能源产业是实体经济的两个重要新增长点,中国经济有5%—8%的潜在增长率,也是航运航空业的巨大机遇,建议寻找新的市场、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业务,推动航运航空业不断向好。

在对全球经济形势分析中,海闻教授指出认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其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较为严峻,全球或进入高通胀低增长的“滞胀”状况;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方面压力,国家正在通过多种政策刺激经济,但仅靠财政政策无法把经济恢复到正常空间,建议修复消费、寻找实体经济新增长点、通过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等措施提升企业家和消费者的心理和预期。

海闻教授认为,实体经济要找到新的增长点,而新增长点有两个重点,即数字经济和新能源产业。近年来,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占GDP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在新能源方面,风电光伏发展有很大起色。此外服务业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服务业是帮助制造业提高附加值的重要产业,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

在国际贸易方面,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国际贸易或出现放缓状况,中国商品出口将会受到影响。欧美经济衰退对中国出口行业的影响中,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是机电、音响、设备、零件、附件;按影响类别来看,对中国电子器械影响最大,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影响最小。

关于全球贸易的趋势,海闻教授有三方面预判:首先区域贸易和合作正在加强。一方面全球保护主义在上升,供应链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因为利益驱动、科技推动国际分工,全球化不会终结,促进国际经贸合作的因素依然存在。贸易协定不断增加,未来有可能成为以中国、以欧洲、以美国三地为核心、各自独立又竞争的价值链体系。第二,地缘摩擦对国际贸易的冲击会较为频繁,这些冲击对我国贸易影响要认真评估。2018年到2022年,中美中国对美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减少了72.6亿美元,份额下降了2.9%。第三,中国对外投资增加或意味着产业链部分外移,包括汽车、医药、计算机、通信专用设备等领域,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核心技术和产业链真正外移——中国制造业体量庞大,没有任何国家真正能够完全承接。

海闻教授还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了未来航运航空业的挑战和机遇。

他认为,短期来看,会受到国际贸易增长放缓的挑战。国际贸易放缓或使国际航运市场受到负面冲击,此外国际和国内旅行都因疫情防控受到一定限制,加之经济下行、国际油价的上涨和汇率的波动都会波及国内航空航运业。长期的挑战,一是中美长期对抗——政治冲突使得中国和美国及西方的贸易增长放缓,会影响到中国和相关国家的航运、航空业以及相关产业链重组,产业链发展有缩短的趋势;此外,一些大国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也会对国际航空航运产生一定的挑战。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海闻教授指出,规模经济还是非常重要的,应对短期挑战可提高管理效率、优化资源,开源节流、减少损失,甚至可以做一些兼并重组整合资源;长远来看,建议寻找新的市场,要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业务,推动航空业不断向好。

谈到未来新机遇,一方面是一些国家对华贸易的机遇——欧美国家的重要性在降低,一些国家的排名正在上升,东南亚一带包括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增长很快,这也是我国航空航运的机遇。此外,国内机遇长期看好。“从发展经济学来看我们还并没有完成起飞,任何国家都有起飞的特殊阶段,就是从农耕社会到一个发达经济体大概需要四五十年,中国的城镇化并没有完全完成,工业也在逐渐升级,长期来看,未来如果不出现大的波动,中国应该仍然有5%至8%的潜在增长率,也是航空业的机遇。”海闻谈到。另外,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以内循环为主的情况下,对国内航空航运需求会比较大,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不断提高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

标签: 国际贸易 实体经济 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