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像,为何会雕刻在美国最高法院的门楣之上?-环球要闻
“这不是讽刺吗?”
10月9日晚,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文,以美国最高法院的门楣雕塑设计为例,指出如今的美国已经背弃了其宣扬的多元、开放、包容理念。
一
(资料图)
美国最高法院大楼建成于1935年,位于首都华盛顿第一街,与美国国会大厦隔街而望。
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东西两侧的三角形门楣上,各有一组雕像群。其中,西侧门楣上的中心雕像是正义女神,她的周围还有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像;东侧门楣上的中心雕像群是来自中国、犹地亚(以色列古地名)和古希腊的先贤形象,从左至右依次是孔子、摩西和梭伦。
根据美国最高法院的史料记载,雕像群的作者赫蒙•麦克尼尔是这样解释自己的创作初衷的:“法律是文明的一个要素,美国的法律自然地继承或派生于以前的文明之中。因此,最高法院大楼的东侧门楣雕像群寓意对源自东方的基本法律和戒律的借鉴。摩西、孔子和梭伦被选为代表三个伟大的文明,形成了这个三角的中心雕像群。”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建国至今还不到300年时间。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熔炉”这一概念让许多美国人引以为傲:来自世界各个角落,拥有不同文化、信仰的移民在美国“熔”为一体,美国之伟大,就在于其“聚合了多种文明与文化”,其凝聚力也因“文化多元程度的不断提升而得以增强”。
美国最高法院大楼门楣上的东方先贤雕像群,便是美国熔炉文化的一个表征。
二
中国的先贤,为何选择了孔子?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能人志士,他们不仅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先机,也对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些国家甚至把这些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先贤塑为雕像、列入教材,以此来纪念先贤、警示后人。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在美国建国之初,现代民主和现代科学正在奠基,人们把孔子奉为西方启蒙运动的世俗圣人。而美国的开国元勋都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托马斯•杰斐逊、本杰明•富兰克林、詹姆斯•麦迪逊、托马斯•潘恩和约翰•亚当斯等人都对孔子及其思想有着浓厚兴趣和正面评价。
致敬中国文明,孔子无疑是认知度最高的人物。所以,把孔子像雕刻在美国最高法院门楣之上,把孔子写入美国历史教科书,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
然而,现实中的美国“多元、开放、包容”吗?
今日美国,国内所有少数种族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种族歧视。种族主义深深扎根于美国政治文化制度中,且已内化为美国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而美国的国家机构和社会制度未能消除种族歧视,社会制度的内在支撑与国家机构的不作为,导致少数种族遭受全方位歧视。“肤色在决定美国人的命运方面,显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种族都曾受到过某种程度的歧视。”《美国种族简史》一书,鲜明指出了肤色在美国社会对于个人的决定作用。
在国际上,美国固守冷战思维,热衷以意识形态划线,大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挑动对立对抗,维护自身强权霸权。推出“印太战略”,公开把中国列为地区首要挑战;以“国家安全”为由,频频打压中国企业;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幌子,遏制打压中国……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在多个议题上挑动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对立,释放对华围堵遏制的错误信号。
说一套做一套,今天的美国可能已经忘本,正以霸权、排外、歧视取代多元、开放、包容。
一名男子戴着口罩走在美国纽约曼哈顿街头。新华社记者 王迎 摄
四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中国智慧,是中国对待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态度,当为美国鉴,别再说一套做一套了!
文 | 丁戈隆东
标签: 最高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