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频道 > 聚焦 >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两小时交会对接创世界纪录

来源: 南方日报 时间: 2022-11-13 08:29:42

11月12日上午,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下称“长七遥六火箭”)成功发射,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作为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后的首发航天器,长七遥六火箭打赢了空间站如期转入运营阶段的奠基之战。

午间12时10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采取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货运飞船来访。

从按下发射按钮到与空间站交会对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仅用时约2个小时,一举改写了此前国际空间站由俄罗斯联盟号飞船MS-17于2020年10月14日创造的3小时3分钟的纪录。中国航天交会对接技术取得新的技术突破。


【资料图】

●南方日报记者 王诗堃 徐勉 通讯员 桑茜 尚驰 黄国畅

箭、船持续进步

创造2小时世界纪录

托举天舟飞船的长七遥六火箭不负众望,再次实现高精度入轨,且入轨精度再提升一个数量级。这是天舟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快速交会对接的基础。

交会对接任务,对火箭发射入轨精度本身就有很高的要求。对长七遥六火箭而言,把货运飞船送到预定轨道后,一圈的轨道周期大约是5400秒,而长七遥六火箭要求的入轨精度偏差不能超过4秒,这也是我国现役运载火箭中入轨精度最高的。

为了实现高精度入轨,长七遥六火箭采用了高精度激光陀螺和光纤陀螺惯性测量组合的设计方法。在飞行过程中,控制系统能够快速为火箭规划出最佳飞行路线;“迭代制导技术”的保驾护航,还可以帮助火箭提前预见偏差,实时修正,保证入轨精度。

除了火箭“给力”,天舟飞船也在不断进步。

2017年9月12日,我国利用天舟一号成功开展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在轨试验,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近地快速交会对接的国家。2021年以来,天舟二号、天舟三号、天舟四号在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时,均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方案,实现了技术的持续进步。

与天舟货运飞船此前的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相比,天舟五号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方案的调整。一是优化了交会对接的控制制导策略,将远距离导引过程由多圈次压缩为不到一圈,将多次变轨压缩为了两次综合机动,该部分用时由原来的约4个小时减少到约1个小时。二是在近距离自主控制段,减少了多个用以确认飞船状态的停泊点,类似动车组减少经停车站数量一样,加快了接近速度,该阶段时长由2个多小时缩短为约40分钟。

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实现突破,对于中国空间站的长期在轨运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这不仅意味着运输时长的大大缩短,使运输特殊鲜活试验品成为可能,而且能够极大增强太空紧急救援能力。

此外,在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上,还搭载了“澳门学生科普卫星一号”。这是我国为了密切加强内地与澳门航天科技合作,推动澳门航天事业发展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再过不久,这颗卫星就要从天舟五号上放飞,在太空中向世界奉上“中国科普大片”。近年来,越来越多香港、澳门科学家深度参与中国航天工程任务,汇聚成了同心共筑航天强国梦的强大力量。

文昌送天舟五战五捷

后续将形成常态化发射

地处海南的文昌航天发射场,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下辖的两个发射场之一。此次任务,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的第200次发射任务。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从执行第1次发射任务到第100次任务用了32年,从第101次发射任务到第200次仅用了6年时间。

近年来,文昌航天发射场迎来高密度发射期。特别是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火箭首飞至今的两年多时间,发射场连续实施13次重大任务发射,将天问一号、嫦娥五号、中国空间站等“国字号”航天器顺利送入太空,造就了筑梦太空的坚实底座和底气,助力中国航天事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迈出新步伐。

后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还将重点围绕新一代载人火箭发射工位、重型火箭发射工位等拓展建设内容,同步开展配套软硬实力体系建设,为中国航天的巡天望远镜、载人登月、深空探测、行星探测、空间站建设应用与发展、低轨互联网星座等提供强有力支撑。完成下一个100次发射任务的目标,也将会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而更快实现。

自建成使用以来,文昌航天发射场已经成功发射5艘天舟货运飞船,其中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近地快速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其余4艘飞船均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为航天员送去大量工作、生活物资。

后续,发射场将保持每半年一次的“天舟”发射频率,形成常态化发射。

标签: 世界纪录 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