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频道 > 聚焦 >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打造本土非遗系列活动,40组“非遗体验官”走近红木宫灯

来源: 南方网 时间: 2023-09-08 20:48:17

在广州市白云区,说起宫灯,就不得不提起江高镇的红木宫灯。江高镇是传统红木宫灯的发源地之一。红木宫灯是难得一见的传统工艺品,如今在传承人的坚守和创新下,也走进寻常百姓家,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碰撞出新火花,集欣赏性、装饰性、历史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成为民间民俗节日的时尚礼品。

广式红木宫灯。


(资料图)

据了解,江高镇现有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广式老婆饼制作技艺、广州木雕、广式马蹄糕制作技艺、狮舞(广东醒狮)等6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将通过打造本土非遗系列活动,加强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民间非遗工艺走进现代生活。近日,江高镇在江村小学举办了首期非遗系列活动——“走近非遗——文化传于世,非遗零距离”之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体验活动,40组家庭作为“非遗体验官”,沉浸式畅享江高镇非遗文化。

“走近非遗——文化传于世,非遗零距离”之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体验活动现场。

邂逅传统文化

变身小小“传承人”

红木宫灯源于明朝,盛于清朝,由广州的宫灯艺人发明,“广式”之名由此而来。最初的宫灯是用木架蒙着丝绸做成的,在国外的玻璃制造传入中国后,才改用玻璃作灯壁,并在其表面作画。在广东匠人发明可装卸的宫灯之后,清朝时期,宫灯还成为了出口商品,深受外国人的喜爱,被亲切称为“中国灯”。

广州为红木宫灯的发源地之一,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目前,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已经被列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罗昭亮是红木宫灯制作技艺传承人、广东工艺美术大师,制作宫灯已有20多年。罗敏欣师承父亲罗昭亮,自小随父学艺,成为宫灯制作技艺的第二代传承人,如今她也在江高镇成立了个人宫灯艺术工作室,在继续钻研传统宫灯的同时,还开展非遗进校园普及宫灯课程,立志将传统文化传承得更好更远。

在本次活动中,罗敏欣向大家讲述了广式红木宫灯发展历史、制作流程、工艺特点和传承故事,悉心指导每一位小小“传承人”做属于自己的广式红木宫灯,展现小小“传承人”的创新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此次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让青少年欣赏宫灯独有的独特美感与魅力,对红木宫灯有了更深入、更直观的了解。

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传承人罗敏欣指导小小“传承人”做属于自己的广式红木宫灯。

融入岭南特色元素

打造广府独特手信

罗敏欣作为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传承人,一边坚守着延续几百年的材美和工巧,一边不停追求创新,创作与时代呼应、融入现代生活的作品。2020年,罗敏欣以新时代风貌为背景,制作了高近一米的中国宫廷式挂灯《大湾和弦谱华章》,灯架采用缅甸酸枝木,灯画以木棉花、紫荆花为前景,透过花丛远眺大湾区11个城市古典或现代风格的著名地标建筑,呈现出各大城市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来时代发展的新风貌,作品获2021年第八届珠三角“工美金匠杯”工艺美术创新金奖。

《大湾和弦谱华章》。

近年来,随着中国风的兴起,中国传统装饰品越来越受大众欢迎。罗敏欣也抓住时机,在外观设计上进行改良和创新,从宫廷贡品样式发展出更多款式,同时融入各种岭南的特色元素,如岭南建筑文化、艺术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制作出各种精美的现代红木宫灯——台式小宫灯。此外,还有一些小趟栊和小屏风,玲珑而精致,不仅保持传统的优雅而且具有现代风格。如今,罗敏欣又开始了新的尝试,首次将宫灯和广彩两种非遗传统工艺设计在一起,制作出广彩红木宫灯《旖旎江高》,灯画主题取自美丽乡村江高的秀美风光和农耕场景,实现“双非联动”,珠联璧合。“我是江高人,日常闲暇时我就喜欢到村里漫步散心,发现这几年乡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所以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创作,在讲好广州故事的同时讲好家乡故事。”罗敏欣说。

为加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江高镇接下来将打造马蹄糕、老婆饼等主题本土非遗系列活动,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让非遗看得到、摸得着、体验得到,让群众领略岭南灿烂悠久的非遗文化,让本土非遗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文字:陈梦莹

图片/通讯员:江高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白云融媒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