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篓兄弟”走出佤山打网球
教练透露,王发的成名激发了全队的斗志,而王发在爆红后训练更加刻苦。
“背篓网球少年”王发亮相“萨马兰奇杯”网球城市邀请赛,过去两个月爆红网络的佤族少年甚至抢了杭州美景的风头,频频获邀合影。他表示,结束杭州之行后将马上前往山东日照展开冬训,弟弟王艺也走出云南沧源大山,跟他一起练习网球,希望将来像哥哥一样成为网球好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背篓少年”抢杭州美景风头
昨天,“萨马兰奇杯”网球城市邀请赛(杭州站)比赛举行,中国网球文化沙龙也同期举办,网球少年王发应邀出席,他的出现引来各方关注,一时间要求合影者众多,王发在网球场抢了杭州美景的风头。
今年8月,2022亚瑟士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在广州举行,14岁佤族少年王发夺得U14组男单冠军,这名来自云南沧源佤山深处的男孩因为广州网球摄影师李建艺拍摄的一张“背篓”照片走红网络,被誉为“背篓网球少年”。在过去两个多月,他经历了一夜爆红、被海内外媒体追访、重返故乡将弟弟王艺带出大山一起走上网球之路等事件。如今,王发和6岁的弟弟睡一张床,一起训练,他在弟弟身上看到了自己儿时的样子还有奋斗不息的劲头。
据介绍,本次比赛由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主办,亚瑟士大中华区高级市场总监顾晓洁和亚瑟士向阳基金大使王发获邀参加,这也是王发第一次以新角色亮相。王发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到杭州,这里风景秀美,参加活动收获很大,可以和社会各界的网球爱好者打球、分享心得体会。
今年10月,王发随教练张晓洪回到自己的家乡云南沧源,见到了妈妈和弟弟王艺。教练一眼就看中了王艺,经妈妈同意,弟弟跟着哥哥一起走出大山打网球。
“我现在跟弟弟睡一张床,临别时妈妈说‘好好带弟弟,不要让他想家’。”王发说,虽然他也是个14岁的孩子,但现在要肩负起带着弟弟打球的重任,“他不跟我一起出早操,我们起床太早了,早上6时早操,弟弟要睡到七八时起来吃早餐。”
王艺在家上过幼儿园,来到野象网球俱乐部,每天中午上语文课、数学课,他是队里年龄最小的球员。“弟弟来了一个月,有一次我看他(挥拍)打墙,连续打了10拍,他很有拼劲。”王发开心地说。
说起自己在今年冬训的重点,王发透露:“冬训要更刻苦一些,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他说,压力来自“红”了之后,到哪里都有人认识他。
教练选材看中王发弟弟
在中国网球文化沙龙上,野象网球俱乐部总教练张晓洪和摄影师李建艺一起分享了“背篓网球少年”照片拍摄的经历以及“野象”走出云南大山走向大海的历程。
张晓洪表示,这些年开展网球青训的经历让他深刻地体会到“体育改变人生”的真谛。今年10月,他再次回到佤山选材,在沧源选中了35名少年,最终有26人入队,他们当中有傣族、佤族、拉祜族、彝族,目前都在昆明滇池边的野象基地训练,开春以后再到北方和其他队员会合。
“春节孩子们会回老家过年,一年回去一次,”张晓洪说,这次选材最大的收获是王发的弟弟王艺也走出大山开始打球了,“两个儿子走的时候,妈妈舍不得,眼中含着泪水。”
李建艺告诉记者一个小细节,王发妈妈杀了一头年猪请大家吃饭,教练过意不去,临走的时候,悄悄给王发1000元钱交给妈妈,让她再买一头猪。“王艺是个意外收获,小家伙很优秀,训练第一天就可以把球打过网,一口气可以做十几次腹肌轮,情商、智商特别高,很有礼貌,谁见到他都想抱一抱……”张晓洪说。
看得出,他对这个弟子非常喜爱,“一个月不到,他已经可以打来回球了,6岁的孩子力量相当好,速度、爆发力都很好。”
王发一夜爆红后,最大的影响是,野象网球俱乐部的队内竞争更加激烈了。“王发训练更加刻苦了,从来不会偷懒,他的成名也激发了全队的斗志,大家良性竞争,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张晓洪说。
据介绍,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希望明年走进云南,和野象网球俱乐部一起重返沧源,支持当地发展体育事业。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嘉晖 图/李建艺 赵智荣
标签: 萨马兰奇 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