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频道 > 评论 >

聚焦丨别对“带厌学儿子搬钢筋”的爸爸太苛刻-即时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时间: 2022-10-11 07:38:2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聚焦】

原标题:别对“带厌学儿子搬钢筋”的爸爸太苛刻

谢晓刚

新闻——儿子不肯好好上学,在广东深圳打工的父亲带他体验了在工地搬钢筋的生活,不到两天儿子就后悔了。据10月9日极目新闻报道,近日,这则新闻冲上热搜,并引发热议,不少人为此点赞,但有教育专家表示这种方法值得商榷,不仅是在对孩子进行“恐吓式教育”,而且是在给孩子灌输鄙视劳动者的不健康价值观。

近年来,不少类似新闻冲上热搜,有工地搬砖的,有村里放羊的,还有翻垃圾桶捡塑料瓶的……为了治孩子的厌学症,不少家长用心良苦,这背后很大程度上是“不吃读书的苦就吃生活的苦”的朴实认知。

应当看到,虽然社会流动的渠道不止一条,但对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通过教育来“争上游”,依然是高效率、低成本的一条路径。尽管“吃苦”并非治厌学的法宝,“觉得劳动苦就要好好学习”的教育可能会扭曲孩子的劳动价值观,但让孩子体验生活也是一种社会化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种。“带厌学儿子搬钢筋”的方式引发争议,但对一些家庭、家长来说,这或许是他们能够选择和想到的最简单、高效的方式。

芸芸众生,境遇不同,选择类似苦累教育的父母,多是体力劳动者。新闻中的杨爸爸和妻子都在广东打工,儿子在老家由奶奶照顾,他们是当下典型的留守儿童和务工家庭。这位朴实的务工者特地带厌学的儿子到自己的工作地点亲身体验,比较读书与劳动哪个更好、哪个更累,并无不妥。仅就这个家庭而言,这不失为一种现实可行的教育方式,只不过对其他家庭来说,这种做法未必可取,也并不值得学习。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对当下很多异地务工家庭来说,孩子与父母相隔两地,让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体会一下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何尝不是一种身教?作为外出务工人员、作为劳动者,歧视劳动、看不起体力劳动者一定不是他们的本意。身为父母,他们只是希望孩子能有更多文化、能过得更好而已。更何况,要求务工者像一些“高知”一样去更科学、理性地教育、引导孩子,并不现实。所以,对“带厌学儿子搬钢筋”的爸爸,实在不应太苛刻。


标签: 工作地点 用心良苦 很大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