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频道 > 评论 >

也谈幼儿园里的“分离焦虑”-世界观焦点

来源: ​中国妇女报 时间: 2022-10-17 15:37:50


(资料图)

原标题:也谈幼儿园里的“分离焦虑”

孩子初上幼儿园,大多都会经历“分离焦虑”。这是一个分野——从爷爷奶奶宝妈奶爸的无条件宠爱,一键切换到相对理性的公共教育模式;从个体的血亲抚养,到集体的义务培育;从简单的经验授受,到复杂的科学教化……当一个孩子三岁时,其所经历和意味的,远比家长们想象得多。

“分离焦虑”,与其说它是一种对儿童心理的描述,不如说是对社会自然法则的循蹈。从此以后,“分离”将成为一种常态,而除了焦虑,他们必须也能够适应这种常态。今天的“哇”声一片,只是有限表达方式前提下的唯一选择。假以时日,他们会掌握更多的表达方式。或许多数人最终的表达方式,依然会回归今天的样子。这就是自然法则的力量。

依“分离焦虑”的逻辑,三岁的哭闹里,包含着“陌生恐惧”。这也是一种自然法则,淬炼的是面对陌生环境的应对方法。从现在开始,“陌生”同样将成为一种常态,假以时日,他们也将掌握更多的面对陌生环境的应对方式,而绝不仅仅止于“恐惧”。如果说“分离焦虑”是不可避免的,那么“陌生恐惧”也是他们今后都将寻求化解的“问题”。这个寻求之路,也已经从三岁开始。

三岁起码开始要面临“分离焦虑”和“陌生恐惧”,那么四岁、五岁、六岁呢?到了七岁,他们还将进入学校时间,到那时,告别幼儿期的他们将变成少年,也将面临少年所需面临的更多、更新的开端。在这个嬗变的过程里,家长眼里的孩子,和世界眼里的孩子,将越发不一样,充满反差的错愕和惊喜。

正视三岁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理性意识,唤起父母的同步成长。从此,孩子将逐渐变成社会的一分子。主动切换自己的视角和语境,发现并尊重孩子的独立存在,这是父母继续爱着的同时,需要加入的新态度。或许,这更接近爱的本质。

育儿经有一条是永远正确的——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薛元箓)


标签: 分离焦虑 表达方式 假以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