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后归还救命钱”的双向奔赴令人感动-当前热文
(资料图)
原标题:“12年后归还救命钱”的双向奔赴令人感动
“别人能够借钱帮助我们,那是真心实意,时间再久也得记着有朝一日要归还。”10月17日,吴生杰接受记者采访时,仍在重复着父亲一直以来的做人信条。12年前,吴生杰一家因父亲左运齐手术费一筹莫展,厦门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管床医生王博文偷偷塞给家属3000元凑齐了费用,他们一直记在心里,最终在2022年国庆假期辗转千里将钱送到医院。这场双向奔赴的暖心故事引起了社会广泛好评。(10月18日《北京青年报》)
12年前,吴生杰的父亲左运齐第五腰椎四度滑脱、椎管重度狭窄,急需要实施手术治疗,不过却因为缺钱而陷入了困境。在此时,王博文医生不仅建议先住院治疗再筹钱,还悄悄给患者家属塞了3000元的红包以填补空缺,让患者左运齐及时被实施手术并顺利出院。一名医生每天要面临很多此类情况,因家庭困难而缺治疗费用的也不在少数,能给素不相识的患者捐赠3000元钱,做到这步非常不容易。
心有爱心与善意,才会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尽管医生王博文所给的3000元钱属于无私援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借款,也没有想过要将其收回来。不过,12年之后,吴生杰及其一家并未把别人的帮助视为理所应得,不仅牢牢记得心中,还在家庭经济状况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的情况下,远赴千里实地前去归还,正如网友所言,“他归还的不只是钱,更是归还一份善意。”这种无价的情义与双向奔赴,令人感动莫名。
与人玫瑰,手留余香。爱心与善意的表达,在给予别人帮助的同时,自己也往往收获快乐。因此从道德的标准来说,爱心的付出并不一定要求得到回报。不过单方便的付出与努力,践行的是道德的高标,彰显着个有的涵养与修为,却并不利于社会道德氛围的营造,以及道德境界的升华,唯有双向奔赴才能产生共振形成共鸣,释放出无比强大的动能。
基于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尤其是1988年南方特大洪灾中,人民子弟兵驰援家乡抗洪抢险的场景,让年幼的王博文从小立志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给缺钱治病的患者提供适当帮助,不过是其实现内心所愿的庸常表达,并不希望获得多少回报,不过当吴生杰代表父亲将3000元“借款”归还后,还是让他“非常感动”。这份感动是对其12年前善举的最好回馈,也是对其继续坚持“初心”信心激励。用心灵温暖心灵、用感动传递感动、用激情点燃激情,以心换心,感恩回馈,慈善与道德才会温暖自己,感动别人,进一步得到传递与弘扬。
获得1万元的正能量特别奖,是王博文应获得的褒奖,也是对其善举的极大肯定与鼓励。12年后归还救命钱的善举看起来微不足道,不过双向奔赴的善意表达与互动,却诠释了人性真善美的真谛和道德的内涵,对如何提升社会道德带来了难得的启发意义:真正的道德塑造与实践,一定是靠共性与吸引,互动与联动,而不是单方向的自我表达与道德式的感动。12年后归还的3000元钱,与无私“借款”的举动具有同等高度和相似维度,正是这种共同性才造成了彼此的成就、互相的成全,共同书写了一场双向奔赴的暖心故事。也只有双向奔赴式的感动,才会更加持久也更具有生命力。
双向奔赴,是指双方为同一件事情的向好发展共同付出努力。调查显示,独自进行一项活动和一群人同时进行一项活动相比,群体行为能更多地影响参与者对当前活动的评价,从而产生更大的凝聚力、向心力。12年后归还救命钱的“双向奔赴”,引发如何践行与提升道德的思考,成为人与人交往的范本。(堂吉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