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频道 > 评论 >

工人日报社评|防止少数人贪图短期利益而损害行业发展根基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时间: 2022-11-30 08:45:37

【工人日报社评】

原标题:防止少数人贪图短期利益而损害行业发展根基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郭振纲


【资料图】

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开某些行业的职业资格准入,有利于提高职业资格设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但是,放开资格准入不等于放任不管,交给市场评价不等于没有“硬杠杠”,服务市场化不等于服务规范可有可无。相反,放开资格准入更需要严格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

据11月28日《工人日报》报道,在心理咨询师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5年多以来,心理咨询行业迅速发展,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心理咨询平台、机构收费高,动辄几千元,但咨询师水平良莠不齐。虽然是非准入类职业,心理咨询师培训合格证却被包装成“从业资格证”,还有机构声称,只要刷课时,拿证上岗只需几个月就能“速成”。有关专家建议,尽快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别让心理咨询变心理“忽悠”。

心理咨询师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高水平的心理咨询可以缓解求助人的心理困扰,给相关职业人群进行心理减压,对公众心理健康有很大帮助。而低水平的心理咨询不仅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可能加重求助人的心理负担,甚至衍生出心理疾患。一些“速成”的心理咨询师并不具备应有的职业技能,将心理咨询异化成一种“话术”,其社会危害不可小觑。

心理咨询行业不同于一般的服务行业,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咨询师不仅要求具有学制5~7年的哲学、教育学硕士以上学历,而且要求毕业后在医院或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实习1~2年后才可执业,同时,这些国家通常都制定具有量化指标的服务规范。目前我国一些地方,经简单培训就上岗的“夹生”心理咨询师,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值得打个问号。

其实,早在2001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国家职业标准:心理咨询师(试行)》,同时将心理咨询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并启动了全国统一鉴定考试,为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17年,随着相关改革的深入,国家取消了对心理咨询师的统一鉴定考试,心理咨询师退出国家准入类职业资格目录,相关的水平评价和职业规范交给了市场。虽然有关部门规定,对资格资质持有人因不具备应有职业水平导致重大过失的,负责许可认定的单位也要承担相应责任,但由于行业水平评价标准和服务规范没有跟上,导致心理咨询行业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

事实上,类似“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并非心理咨询行业独有。我国目前的服务行业有不少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它们不是准入类资格,其服务水准由市场检验和评判。一些地方,有的从业机构一哄而上,职业培训变成了拿钱买证,服务规范徒有其表,服务水平“自说自话”,引发一些纠纷。

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开某些行业的职业资格准入,有利于提高职业资格设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但是,放开资格准入不等于放任不管,交给市场评价不等于没有“硬杠杠”,服务市场化不等于服务规范可有可无。相反,放开资格准入更需要严格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

咨询行业建立在双方信任的基础上,公众选择了服务机构就意味着将信任交给了对方,咨询机构应对得起这份信任。为此,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必须拥有相应的职业能力和服务水准以及经得起市场检验的行业规范。职业资格证是职业能力的证明,从业人员不能将其异化为忽悠人、赚黑钱的幌子;行业标准是执业的指南,服务规范是行业发展的基石,都应有具体的“硬杠杠”,接受咨询的人可据此比对服务水平,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可依此来规范行业服务标准、提升行业服务水准。

当下,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很多行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对专业咨询意见越来越倚重,公众对专业咨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相关咨询行业应尽快从乱象中走出来,强化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建设,防止某些人贪图短期利益而损害行业发展的根基。

标签: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 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