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段子层出不穷,玩梗也要守住科学理性底线-聚看点
【资料图】
原标题:新冠段子层出不穷,玩梗也要守住科学理性底线
随着防疫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和感染人数一并增加的,是网友们的段子创作。除了广泛流传的谐音梗“杨过(阳过)”“杨康(阳性康复)”之外,不少网友还热衷于根据症状给自己鉴定,给病毒起了“炫饭株”“文曲株”等名字,更有人用中英双语创作“致奥密克戎大人的一封信”……这些新冠段子,引得不少网友跟帖讨论。
乐观当然是一剂良药,我们也十分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以一种更加轻松的姿态面对疫情。当前,新冠感染人数仍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加上药品供应不足、医疗资源紧张等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不少感染者都被笼罩在焦虑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新冠段子”无疑是零成本地制造了一个情绪出口。世卫组织发布的《新冠个人康复指南》中提到:放松有助于在康复过程中节省有限的精力。另据媒体报道,有心理咨询师指出,分享变“阳”经历,可以帮助人民更清楚地了解自身处境,调动更多前额叶资源,从而帮助他们应对问题。试想,若是不幸“中招”,从这些段子中寻找共鸣,或是和亲友一起“吐槽”两句,这对情绪放松的效果一定好过聆听一段冷冰冰的指导语音。
何况,“高烧到身体冒烟”“嗓子哑到喊妈以为是鸭子叫”,这些段子虽然含有夸张成分,但其中包含的“前车之鉴”,加上不少网友也会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缓解症状的有效经验,事实上也给未来可能面临相同境况的病患提供了一些参考。这对减少恐慌、破除疫情带来的偏见也有一定积极意义。
但也要看到,过度强调或是弱化新冠的危害,都会产生反面作用。诚然,比起三年前的情况,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毒性、致死率都有所下降,但不能忽视的是,这终归是一种会对身体有相当大破坏性的疾病。大部分患者在被感染时,都会出现发烧、咽喉疼痛等不适症状,老人、小孩、孕妇等群体也面临着更多潜在的风险。若是这些娱乐化信息铺天盖地,过度地抢占公众视线,反而会令部分网友低估病毒带来的影响。
最近,部分社交媒体平台上就流行着“优质毒株”的说法,即某一种毒株感染后症状较轻。即使已有专家反复辟谣称,毒株之间并不存在差异,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仍有部分网友在段子的影响下称想要“主动感染”;还有一些网友,因为看到其他患者感染后反复呕吐导致体重急速下降,便也跟风“新冠减肥法”,更是无稽之谈。感染新冠病毒不管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事,最终能够驱散病痛的也是患者的沉着应对和科学用药。因此,“玩梗”也需适度,创作者和平台还是应当提起重视,为自己和公众的健康负责。
当然,段子创作和自上而下的信息传达并不冲突。要让网上流传的“新冠段子”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就必须要守住“科学理性”这条底线。在这一过程中,有关部门的科普工作还要继续加强,对于被曲解的内容要进行纠偏,及时、准确地传递涉疫相关信息,帮助公众更加理性,以平常心应对新冠疫情,尽早渡过难关。(张尔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