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频道 > 评论 >

用好指导性案例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世界微头条

来源: 羊城晚报 时间: 2022-12-29 16:43:11


(资料图)

原标题:用好指导性案例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5批共4件指导性案例,均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刑事案例。该批案例分别涉及人脸识别信息、居民身份证信息、微信等社交媒体账号、手机验证码等刑法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范围、性质,对于明确类案裁判规则,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2月28日最高法官方微信)

此次最高法发布的4件指导性案例,每一起都非常典型,每起案例背后都对应涉及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热点问题,比如关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人脸识别要采集他人的面部特征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这属于个人敏感信息,其技术应用就不能没有边界。公权力机构为了公共安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具有正当理由,而一些消费场所的经营者,打着方便消费者的名义强制消费者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就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此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中,有一起案件涉及微信号买卖,被告人结伙出资购买空白微信号和一款智能群发、加人、拉群的营销软件,通过网络购买他人求职信息等方式,非法添加微信好友,制作成品微信号出售或者将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并从中获利,其行为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微信号等社交账号也是公民个人信息,不法分子买卖微信号,同样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可能侵犯他人的个人隐私及财产安全等合法权益。公布这起案例,对非法买卖他人微信号的不法分子依法严惩,有助于更好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在某些不法分子眼里就是一座“富矿”,成了他们争相围猎的“唐僧肉”。多发布一些相关的指导性案例,能够发挥更多指导意义,既能增强公民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也为各地司法部门提供了办案指引,有利于加大对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戴先任)

标签: 个人信息 指导性案例 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