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要对脚下的泥土怀有敬意-全球聚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每个人都要对脚下的泥土怀有敬意
广袤大地上皲裂出的深邃沟壑向远方延伸,损毁了附近的耕地和产业园区,让曾经黝黑的沃土变得瘦弱贫瘠。当笔者在东北某地看到水土流失造成的侵蚀沟时,那一道道大地的伤痕就好像在心里也撕开了口子。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相信随着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的深入推进,前文所述的场景将越来越少。
《意见》提出,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要。这既是对我国传统生态文化和几十年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重要经验的继承和发扬,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敬山泽”“养山林”,对毁坏山林水土的行为进行惩戒。虽然时代在变,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在变,但在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态度不能变,而且还要发扬光大。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与自然连接的纽带,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但是人们往往难以意识到,脚下随处可见、看似亘古不变的泥土其实极其脆弱。曾经,一些地方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没有把生态摆在优先位置、把保护作为首要工作,出现种种乱象,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相伴而生,教训非常深刻。历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发现的水土流失有关问题就是前车之鉴。比如,安徽省黄山市某经济林改造项目未按要求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且大量施用肥料和除虫药剂,造成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影响了太平湖流域水生态环境。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毁林开垦,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水土流失直接影响了下游水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也要护一方水土。在合理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从古至今都有优秀范例。在河北涉县,始建于元朝的旱作梯田系统世代传承,在“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环境条件下解决了当地人的生计,同时保持了水土,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将传统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了下来,入选了“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一些现代化的重大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也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兼顾了发展与保护的平衡。去年6月通车运行的郑渝高铁万巫段全线42处弃渣场全部落实先挡后弃、渣体防护等措施,在恢复植被的同时兼种经济作物,实现了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此外,不少水土流失地区还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实现转型发展,走出了生态优美、生活富裕的路子。福建省长汀县三洲镇三洲村建成了总面积590余公顷的汀江国家湿地公园,实现水土流失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一些地方曾因乱砍滥伐、挖沙捕鱼造成水土流失、环境破坏,近年来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并在山上建茶园兴产业,带动村民稳步增收。越来越多的实践生动证明,通过保护生态、涵养水土,“残山剩水”也能转变为青山绿水,“生态包袱”也能转变为“绿色财富”。
《意见》提出了到2025年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到2035年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5%的目标。以生态保护推动水土保持,以水土保持反哺生态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水土保持工作才能真正落地落实。
直至今日,涉县当地农民干完农活后,总会很自然地把鞋底的泥土用农具刮到田里,村民们说,梯田泥土来之不易,不能随便走丢。这启示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对脚下的土地深怀敬意。唯有如此,才能体会到海子在诗中写的那样:活在这珍贵的人间,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程维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