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之“智”破解无根之谣-环球微头条
(资料图片)
原标题:用科学之“智”破解无根之谣
“智止流言,探求真知”,1月15日,2022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揭晓。据北京晚报报道,此榜单是在2022年每月“科学”流言榜的基础上,经过行业专家、新闻媒体专门评审,筛选出的全年最具代表性的10条流言,并且相应归纳出“夸大其词、添油加醋”、“断章取义、片面理解”、“刻板印象、思维定式”、“非此即彼、简单联想”、“借题发挥、煽风点火”等五大类传播规律。榜单通过对谣言进行分类、分解、分析,揭开谣言的隐藏规律,用科学之“智”破解无根之谣。
流言年年有,年年各不同。今年“科学”流言求真榜中的10条流言,涉及公众最关心的一系列热点话题。比如,在防疫领域,有流言称感染新冠后会有严重后遗症、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更易引发不良反应;在冬奥会前后,有流言称冰雪运动竞技天气越冷越好;在网络空间,有流言称展示IP属地会泄露隐私……一边是热点事件,一边是专业和“科学”的名头加持,乍一看很容易让人相信。“科学”流言流进现实生活,掩盖了科学真相,不仅误导公众的认知和判断,造成恐慌和焦虑情绪蔓延,还可能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甚至危害社会稳定。
榜单上的十大流言,是一年中众多谣言传播的缩影。“科学”流言求真榜,就是回击谣言的治本之策之一。从2014年开设以来,该榜单每年都会展示当年最具代表性的流言,将真相公之于众,揭开谣言的面纱;更重要的是,还针对当年的谣言总结传播规律,通过分类揭示谣言的套路,并提供了应对策略。比如引导公众在看到“惊爆内幕”、“细思极恐”等标签时,留意信息来源以及发言者的背景,避免被造谣者带节奏。把造谣规律展示出来,把应对策略摆出来,公众在遇到类似的流言时就能够举一反三,不断提升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精神,从而获得止谣之“智”。
谣言止于智者,也止于治者。近年来,国家网信办多次开展打击谣言的治理行动,不仅为谣言贴标签,还建立了溯源机制,在治谣止谣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对待谣言不仅要重拳出击,也需要科学“智”理。在谣言发酵过程中,除了部分群体刻意谣言惑众,还有不明就里的公众不假思索地转发。期待公众在“科学”流言求真榜上获得科学之智,相关部门能获得治理谣言之智。化智为治,以治促智,增强全社会的辨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最大程度减小谣言的影响,是应对谣言的明智之举。
一份流言求真榜,就是一份生活锦囊。公众在面对不确定的信息时,不去断章取义,不为谣言添油加醋,既能增强对谣言的免疫力,也是在为治理谣言贡献力量。(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