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拼经济” 招工揽才“硬通货”不可少-天天新消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全力“拼经济” 招工揽才“硬通货”不可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拼经济”,归根结底拼的是人心,要多些留人留才的“硬通货”。当下,“全力拼经济”的号角已经吹响。无论是企业还是劳动者,只要抓住机遇、积极作为,定能不断为中国经济添薪续力。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和经济复苏,多地企业从春节前就开始加速复产满产,带来用工需求激增。年味儿尚未消散,很多务工人员也踏上了返岗之路。从跨省招工、包机包车接人返岗,到密集招聘、出台资金补贴政策……各地正加力保用工稳就业,推动新一年经济发展“拔得头彩”。
招工“先人一步”,抢抓“复工先机”,反映出各地全力“拼经济”的信心、决心,也是众多企业订单增长、用工出现缺口的市场选择。抢来的订单、引来的项目,总要有人做;经济数据的背后,是一双双在生产线上忙碌的双手。保用工就是稳生产。保障企业用工,对鼓励企业增产增效、加快工业项目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一线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始终是摆在企业面前的棘手问题。这背后,既有因疫情政策调整优化带来的用工需求增加,也有人口负增长导致劳动力红利减弱的因素。截至2022年末,全国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约为87556万人,比2021年减少了666万人。此外,新技术、新业态也带来新的挑战,比如,新生代劳动者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就业预期呈现出新的变化,一些年轻人“宁愿送快递也不进工厂”。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年经济工作对凝聚信心、释放活力很关键。而“拼经济”,拼的是企业和企业家。应该说,这几年,减税降费缓税,各级政府都很努力。不过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还需要各地未雨绸缪出实招、解难题,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
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用工大的省份已出台专门政策,为企业招用工发放补贴。1月28日,即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山东、浙江、上海、甘肃、重庆、陕西等地就纷纷召开会议,鼓士气、划重点,围绕扩大内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创新深化等经济发展工作作出部署安排。这传递出真抓实干、发展经济的明确信号,也将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当然,留人更要留心。“拼经济”,归根结底拼的是人心,要多些留人留才的“硬通货”。一方面,对企业而言,除了尽可能提高待遇之外,还要创造暖心、有凝聚力的内部环境,从而不断提升员工的获得感、归属感;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则要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多开展技能培训,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好外来劳动者平等享有公共服务的问题,让劳动者无“后顾之忧”。
春光无限好,奋进正当时。当下,“全力拼经济”的号角已经吹响。复工复产加速,用工热度回升,更透出经济运行回稳向好的暖意。无论是企业还是劳动者,只要抓住机遇、积极作为,定能不断为中国经济添薪续力。(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