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改”进行时丨北京朝阳打造“12345产改”模式-当前热门
(相关资料图)
【推进“产改”进行时】
原标题:一主线两目标三举措四通道五服务(引题)
北京朝阳打造“12345产改”模式(主题)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赖志凯)“小达唱支歌吧。”随后,小达唱着歌曲翩翩起舞……小达是北京市朝阳区爱侬家政公司研发的智能护理机器人,目前已经普遍在护理服务中使用。
这是北京市朝阳区通过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引导职工岗位创新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2021年,朝阳区被确定为北京市“产改”全面试点单位。朝阳区创新探索,初步形成了“12345”朝阳“产改”模式。
坚持一条主线,即坚持将思想政治引领和党的领导体现到“产改”全过程这一条主线。朝阳区开展主题宣传教育等活动千余场,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
建设两个目标。着力提升朝阳区产业工人技能国际化水平,实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打造“朝阳能手、朝阳匠心达人、朝阳工匠、朝阳大师”梯队式品牌行动,实现挖掘工匠人才的目标。
创新三项举措。“六航”计划抓基础培训、产教融合抓素质培养、现代新型学徒制抓技能培力。截至2022年,新生劳动力试航、重点群体启航、企业职工续航、重点领域通航、高技能人才领航、基础建设护航的“六航”行动共培训78.76万人次,超额完成30万人次的预期目标;推动构建终身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优化四个通道。薪酬待遇通道,让产业工人有“钱”途;职业发展通道,让产业工人有前途;政治待遇通道,让产业工人有地位;成果转化通道,让产业工人有活力。推动绩效和岗位工资向一线产业工人岗位倾斜;探索设立特级技师等多级岗位;推荐党代表等各类评选中向优秀产业工人倾斜。
突出五项服务。平台服务汇资源,科技创新激活力,暖心服务聚人心,维权服务解民忧,数字赋能促发展。创新成立跨领域、枢纽型的服务平台“朝阳区重点企业工会联谊会”;在全区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建会入会行动500余场,组建6家头部企业工会,发展5.01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