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变“砖家”?把专家当个体来看吧
(资料图)
原标题:专家变“砖家”?把专家当个体来看吧
这段时间,网上有关专家的话题很火,相关的词条频上热搜,如“年轻人为何不爱听专家建议”“建议专家不要再建议了”“媒体评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专家”,等等。
于是有舆论建议,不要让“砖家”辱没了专家。专家中也有很多口碑上佳、专业出众、颇具社会信誉的,不能因为对个别“砖家”不满,而对专家群体都产生质疑。总之就是,专家有靠谱也有不靠谱的,还是要区别对待。
其实,“专家”也好、“砖家”也罢,都是个集体称谓。对一个集体称谓进行简单的好坏是非评价,都是不太可能的。只要是一个集体,就一定会分出层次,有人能列举一个出众的,那么也能找到一个平庸的;能找到一个字字珠玑的,那么也能找到一个大放厥词的。用任何一个个体表现来给群体贴标签,一定会有偏差。
对于一个集体,其实没必要附加过多褒义或贬义的价值判断,这是一份职业和身份,不必然就有着更强的道德特征。而且专家一定程度所面临的信任危机,至少也在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今天专家这个身份已经不必然会形成知识权威,读者有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模式;与此同时,作为整体的专家标签,也与公共发声的价值不再划等号。
“资深”“首席”“院长”“权威”云云,这些他人赋予或自行添加的荣衔,在公共舆论中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人们恐怕已经不会对这些标签产生自发的敬畏,也有能力去辨别话语本身的逻辑与真实,这就是今天舆论的基本生态。
所以,选择公共发声的专家也不妨换个思路,不要想着“我是专家”,多想想“我是自己”。每一个专家其实都是个体,都是在为自己的信誉负责。是不是什么头衔、身份未见得有那么重要,读者也未必认。读者只认那个名字,是王某某还是李某某,人们能听得出他们是不是和公众在平等交流,是不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是不是有着学者的公道与良心。
人们应当把专家当作个体来看待,对“专家”这个头衔进行祛魅,这两个字不必然自动获得信誉。作为公众来说,也没必要对“专家发声”“专家建议”过多纠结,这不是“权威的专家群体得出的一致意见”,这不过是个别人在公共平台发表观点罢了。人们还是应当去看具体的名字,是谁说了什么话,这句话有没有价值。人们去识别每个学者之间的不同,去识别具体学者的真知灼见,这才是良性的公共交流生态。一个集体的标签,没必要为个人带来加持;一个大而无当、游谈无根的观点,也没必要让集体去背锅。
细细梳理能发现,产生争议的专家发言,大多集中在生活、生育、买房、职场等领域,这些其实未必是专业领域,而是人们的日常。这和专家讨论α和γ射线、碳链和杂链聚合物之类的不同,这些普通公众看不懂,也不感兴趣,这是专业研究,而不是公共发声。所以,乐于公共发声的学者还是应当肯定的,他们愿意介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参与社会讨论。
只不过,当介入民众日常的时候,专业知识很多时候得让位于常识了,这拷问的其实是一位学者对公共心态、民众生活的共情与理解。专业与否可能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一些基本的人情事理。所以,每个专家发言之时还是要多想想,自己的声誉与社会观感,就系于自己的言谈举止之间。(光明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