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科幻剧“新名片”|环球报资讯
(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打造中国科幻剧“新名片”
近日,电视剧《三体》迎来完结,迅速引发网络上又一轮讨论热潮。第一部故事在地球与三体文明间“锋芒初露”时收尾,让网友直呼“过瘾”“催更”。剧版《三体》的总体表现可谓高开高走,不仅在国内的讨论度持续攀升、评分维持高位,还赢得了海外市场的广泛认可,播放量在多个平台登顶。观众一方面感叹于剧作在技术和制片上的崭新实力,另一方面也为原著呈现的宏伟世界观和人文科学幻想所震撼。《三体》“一石激起千层浪”,是中国科幻在影视领域异军突起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科幻题材影视作品在国内外层出不穷,瑰丽想象不断涌现,多元科幻宇宙逐渐架构。从前些年成功引入《星际穿越》《火星救援》到今年春节档《流浪地球2》席卷院线,人们对于“硬核科幻”的接纳度和鉴赏力逐年升高,对于未来科技愈发向往、对现实中的科学探索抱有更大期待。应当看到,科幻影视作品对大众的吸引力别具现实意义,可从另一侧面呈现社会议题、探讨未来可能、启迪人们思考。
从科幻的本质出发深入《三体》剧集,其创意和初衷着实难能可贵:不仅关注现代科学发展,更探讨社会与人性进步,拿捏住“科”与“幻”的尺度,丰富了彼此的内涵与外延。以科学为媒,剧作中的幻想与现实生活相伴相生,吸引更广泛的群体接触科幻作品。而在技术描写中渲染历史文化味道,则是《三体》在探索一种独属中国的融合视野和阐释理念。
另一方面,科幻作品影视化也要关注到不同群体的观感差异。有年纪稍长的观众表示:“一会儿科幻一会儿现实总感觉有点怪,看一两小时电影还可以,追剧坚持不下去。”这无意间道出了科幻作品的现实窘境:较高的理解门槛往往会牺牲部分“路人缘”。比起科幻电影,科幻剧的节奏更慢,经费和特效不可能“全覆盖”,也更难持续收获热度和口碑。回顾整部《三体》剧作,在“宇宙闪烁”“古筝计划”等单集中为恢弘场面“加特技”,在日常篇章中则刻画人物“秀演技”。用多样的叙事风格留住观众,匠心可见一斑。
纵观科幻影视发展,耳熟能详的大多还是外国电影,“中国科幻”需要一张独属于自己的“名片”。《阿丽塔》《攻壳机动队》《头号玩家》等国外大片多呈现“赛博朋克”“反乌托邦”潮流——架空属性和魔幻色彩日益浓厚,内容与现实存在区隔,扑面而来的“个人英雄”叙事也令科幻意味减弱,不完全契合我国观众的审美需求。
在这些方面展开对比,可以发现《三体》团队努力将相对硬核、鸿篇的科学幻想讲圆融。比如,剧中对于宇宙观进行多视角解读,知识科普“软硬结合”、言简意赅,通过细节差异突出不同时代特征……《三体》正试图攀登中国科幻的新高度,以电视剧的长篇幅书写“科幻史诗”。原著作者刘慈欣提供了基础创作和理念创设,而展开画面叙事则极其考验导演组的功力,也就是影视剧改编及制作技术。对比此前播出的“三体”系列广播剧、动画、同人番剧,电视剧《三体》的叙事难度更高,既叩问制作团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素养,还考验对原著的理解和表达。
剧版《三体》暂告一段落,主角们面对外星文明的入侵最终选择拼搏与希望,其留给海内外观众的“中国科幻”之音绕梁不绝。力赞“爆炸好看”、感叹“未来可期”之余,也应关注到,中国科幻的人文魅力、历史底蕴已经弥散开来,中国文学与影视的创作正力求突破、探索新路。要打造中国科幻剧品牌,推动中国科幻“扬帆出海”,正需要我们“拿作品说话”。
可以说,《三体》是中国科幻宇宙的良好开端,相信随着一部部优秀影视作品的创新涌现,中国科幻能深入发掘自身禀赋和优长,世界也将共睹中国科幻、中国创作的稳扎稳打之力、切磋琢磨之功。(陈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