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心系群众回应关切 发挥专长主动作为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原标题:心系群众回应关切 发挥专长主动作为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俊宇
(资料图)
“很高兴,这是信任与认可,也深感责任重大。”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管加工事业部元通公司主任工程师李刚再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过去的5年履职,我提了一些建议,接下来我将继续努力,把群众的呼声与想法带到全国两会上。”
2018年,第一次成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李刚,既忐忑又兴奋。对一线工作、电气技术熟悉的他从自身工作的切身感受出发,提出了“产业工人要跟上新时代步伐”的建议。次年,李刚又提出了在产业工人群体中大力提倡工匠精神,让更多人乐意当产业工人,增强职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时间回到1990年的夏天,刚刚跨出中专校门的李刚来到正在建设中的天津钢管公司,成为一名电气维修工。从业30多年来,他扎根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从一名维修工成长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产业工人,有了电气“华佗”的美誉。
“有问题,找李刚。”这句话是公司里人尽皆知的流行语。从“第七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到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天津市“十大时代先锋”,李刚收获了诸多肯定与褒奖。
李刚常说,产业工人重任在肩,只有迎难而上,才能走出新路,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他一直关注国家有关产业工人发展的新政策,研究在高质量发展中如何提高工人技能和素质等问题。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技术工人,他同样关注科学技术在生产工作中的应用。在他的建议中,一如既往地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智能制造及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而鼓与呼。
“当前我国制造业由‘制造’迈向‘智造’,但一些成熟的智能制造技术在实际领域、产业与具体应用相结合、相融合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造成部分企业想升级,但是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或是无处寻找技术支持,延缓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的进度。”为此,李刚走访了很多科技企业和研究院进行调研,并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关于解决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相关建议。
在此之前,李刚提出过“加快发展我国电气基础自动化技术”的建议。他说:“我国自动化生产线上使用的电气控制系统大多是国外品牌,而电气自动化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钢铁冶金等各类战略性产业领域,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受制于人,因此,我们必须制订我国自动化技术标准和相关新技术、新设备研发计划等,培育国内企业,生产出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他的这一建议得到了有关部委的答复和肯定。
立足行业的建议之外,通过多次走访和调研,李刚也在拓宽自己的眼界与视野,他的建议也涉及完善家政行业养老看护服务、强化电力需求响应以保障电力供需平衡等方面。在新一年的履职路上,李刚依然会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继续建言献策,也会关注就业等民生保障。
为了把新时代一线产业情况真切反映出来,推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难题,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李刚主动到相关企业调研、积极与工人群众交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多方征询意见,在充分掌握“一手”资料、做足“功课”的基础上提出建议。
“作为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必须心系群众、回应关切;作为从事专业技术的代表,必须发挥专长、主动作为。”李刚一直这样认为,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更好的成绩才能不负群众的信任和期待。
□采访手记
艺痴者技多良
李刚代表平时话不多,可一谈起技术就刹不住闸,同事们对他的印象在采访中得到印证。问过去的履职,他会谦逊表示,“就只是提了一些建议”;问接下来的打算,亦是低调表达要“不负期待”。
但是聊起本职工作,话匣子就打开了。“你知道我是做电气自动化的……”这句话总会引出诸多话题,比如智能制造技术如何更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比如他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如何发挥功能创新创效,比如随着新“八级工”制度的出台产业工人如何大有可为,等等。即便说话不紧不慢、有条不紊,言语间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对事业的一腔热血。
但凡是专业领域的建议,他都会调研交流咨询、查阅资料做足“功课”。李刚在一线岗位30多年,技术傍身,荣誉等身,依旧保持着谦逊作风。中国有一句老话叫“艺痴者技多良”,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