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让座被老人骂哭,律己的道德不是绑架他人的锁链 每日播报
(资料图)
原标题:未让座被老人骂哭,律己的道德不是绑架他人的锁链
2月25日,湖南长沙的一辆公交车上,一名男学生因未给老人让座被老人骂哭,引发网友热议。(四川观察 2月26日)
车上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头戴帽子的老人对坐在前面的学生破口大骂,污言秽语不堪入耳。乘客与老人讲道理,也同样被老人怒斥。目击者还表示,该老人除了对男学生恶语相向外,还动手打了男生。老人的种种恶劣行径让人无比愤怒,引来无数网友的斥责。
这种事情并非个例,近年来类似的事件甚至屡见不鲜。无论是公交车上老人被拒绝让座后的辱骂,还是高铁上理直气壮地占他人的位置,都曾引起舆论的关注。这不禁让人思考,道德倡导何时成了必须履行的义务,没有及时让座就要承受被骂的风险?
敬老爱幼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也被人们认为是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和照顾。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弱势群体”将道德变成了绑架他人的锁链,以一种“你就应该为我服务”的态度去要求甚至威胁别人。一旦对方拒绝了自己的要求,便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责,甚至辱骂殴打对方。这种道德绑架无疑是一种极端错误的、可耻的行为。
诚然,给老人让座是一种值得称赞的行为。但是让座只是让座者本身出于对弱势群体的关怀而做出的一种选择,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要求他进行让座。我有权利出于对你的关心而进行适当的照顾,但是你没有权利不顾我的需要而要求我为你付出。把自己的座位让给需要的弱势群体,是一种暖心的行为;而出于自己的需要不去让座,也是一种本分,不应该受到任何人的指责。让座不是义务,而只是一份额外的爱心,任何人都有选择让或是不让的权利。对座位有需要的弱势群体,享有被让座的权利,但并没有因为被拒绝让座便指责甚至辱骂他人的权利。让座的行为应该出于爱心与关怀,而不应该是被道德绑架下无奈的选择。
古人云:德,律己者为德,律他人者无异于私刑。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日常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人们心中衡量自身行为是否正确的绳墨,而不是去指正他人、企图更改他人行为的戒尺。公交车上的老人用污言秽语去指责、辱骂一位没有让座的学生,显然他已经将让座的道德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义务。老人口口声声以“弱势群体”自居,指责男生“没有良心”,可高高在上、用斥责的态度侮辱别人的他哪有一点“弱势群体”的样子?老人只要求学生去尊老,但他自身却没有做到爱幼,称得上是素质低下。
道德之所以存在于社会,是因为人们心中希望看到年轻人主动给老人让座、老人表示感谢的和谐温暖,而不是老人指着年轻人的鼻子逼迫他为自己让座而发生的争吵。道德来到世间,应该带来的是温存与关爱,而不该是斥责和辱骂。当双向的关爱理解变成了单向的索取,当心中的自省变成了对他人的鞭笞,当人人对他人大谈道德却不审视自己,道德便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原本应该充斥在社会中的温暖与阳光也可能变味。
道德无罪,却被混杂在污秽的言语里;满口仁义道德者,自身却涂满污泥。希望道德的玫瑰能开在每个人的心田,让我们懂美、行善、严于律己;而不是长在某些人的嘴里,吐出花茎上的尖刺去伤害、胁迫他人。律己的道德不是绑架他人的锁链,相互关爱、尊重理解,道德的芬芳会遍布在灿烂的蓝天。(韦丁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