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频道 > 评论 >

世界微头条丨让以工代赈成为帮扶“助推器”

来源: 广西日报 时间: 2023-03-03 10:31:06


【资料图】

原标题:让以工代赈成为帮扶“助推器”

据《人民日报》报道,南宁市将墙绘、乡村公路、电力、农田水利建设等一些乡村建设项目列为以工代赈项目,让农民挣钱顾家两不误。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

类似政策古已有之。北宋的范仲淹在杭州知州任上,通过兴修水利、修筑堤坝、开辟田垄等,让灾民贫民获得短期收入,也为后续耕作提供有利的生产条件。

改革开放后,作为一项帮扶政策,以工代赈自1984年启动以来,先后多次大规模实施,在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改善欠发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实现全面脱贫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最新版《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3月1日起施行。与2014版相比,《办法》提出了新的综合赈济模式,除了通过劳动发工资,还涉及就业技能及培训。上文中提到的南宁市,从“资金切块”转变为“以奖代补”,从“吸纳务工”转变为“培训上岗”,不仅让农民在家门口务工,挣钱顾家两不误,同时也提升了农民的专业技能,让他们“有技术,好好干,不愁赚不到钱”。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新版《办法》,网上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比如认为《办法》中提到的“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等,是逆时代之举。其实,这是对《办法》的误读。对于以工代赈的前提条件、适用范围和项目参与方,《办法》均做了详细规定,明确了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主要包括投资规模较小、技术方案相对简单、用工技能要求不高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

以工代赈是多赢之举,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既要正确引导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也要防止“好经被念歪”,保障执行层面不跑偏、不变形。唯此,才能让这一利民之策成为帮扶的“助推器”,发挥出“造血式扶助”的功效。(刍语)

标签: 以工代赈 生产生活 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