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父女,十九年之后才真正和解-环球最新
文 | 连城
1
《晒后假日》是苏格兰女导演夏洛特·威尔斯的长片处女作,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惊艳首映,好评如潮。导演坦承这是一部“情感自传”,灵感源于上世纪90年代她和父亲一起度过的一个暑假。
(资料图)
《晒后假日》重构女儿和父亲的一段土耳其之旅,探讨了家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和难以理解的主题,令我想起了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人生体验:他十七岁的女儿在外地读书,他每次给女儿写信,她都完全不理解也不在乎他信中所谈的事情,一如他当年对父亲那样叛逆,等到他老了,他才发现父亲对自己有着莫大的影响。他苦涩地想到,等到女儿长大,自己也不在了,那时女儿或许会突然理解自己17岁时父亲在信中告诉她的事,明白自己的人生其实摆脱不了父亲的影响,明白父亲是怎样一个人,可那已经太迟了,他已经不在世。
人生往往如此:儿女幼年时,父母正盛年,可是儿女看不到也不知道父母在做什么。等到他们长大,面对的是日趋萎顿和衰老的父母,他们会一脸的不耐烦。这是一个人生定律,也是人之为人的悲哀:所有的事情在发生的当下其实你都不知道,事情过去之后你才会了解,只能喟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
《晒后假日》既是一段父女情感之旅的回忆,也揭开了家人之间的不理解主题:看似其乐融融的土耳其夏日之旅,隔着时光重审,原来暖心的背后是悲凉。表面阳光、关爱女儿的父亲,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脆弱、不适、抑郁的一面。11岁的女儿没有看到,或许看到了,但感受不到,理解不了。父亲也刻意地对女儿隐藏自己的压抑与痛苦。影片予人的震撼,正在于此种反差。
影片一开场就是卡顿成马赛克的DV画面,紧接着是频闪下舞池中一个睁眼又闭目的悒郁中年女子,随后切入小女孩和爸爸进入旅游大巴的35毫米的影像,暗示这是30岁的女儿苏菲对这过往旅程的重构。她要穿透DV画面、拍立得照片、电视机屏幕、镜子、玻璃、海面等多重介质,拨开如迷离的梦境般的记忆之雾,努力要看清楚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有当年她不知道的暗面?
导演摒弃了情节展示和戏剧冲突,从女性凝视出发,通过局部取景、不断变化的构图、紧贴人物脸部的无节制特写等手法让这趟土耳其之旅成为充满视觉、触觉、味觉的女性感官体验,为的正是复原记忆的现场感。回味当时女儿眼中父亲的点点滴滴,为的是召唤回那个夏日“最弥足珍贵又绵延久远的,正是无可名状却无比广阔的情感、情绪氛围,曾新鲜暖融却尘封已久的生命体验,还有人人难免、后知后觉的怅恨与恍悟”。
片中的土耳其之旅,正如开场卡顿的DV画面暗示的,并非是一味的快乐恬美,也有着难以言喻的淡漠疏离,这是当时父女关系的真实写照。彼时这对父女均处于一个微妙的人生关口:女儿11岁,正介于少女到大人之间的交界,正处于性意识萌发的青春期,对成年人的世界满怀憧憬,她会在宾馆房间里下意识地叠衣服、照镜子、调整肩带,在泳池边偷窥成年情侣亲热,偷偷和一块玩游戏的小胖男孩接吻。她享受父亲给自己涂防晒霜或火山泥,喜欢和父亲一起打太极、在泳池嬉戏、潜水,在海滩晒太阳,看天空中飘浮的滑翔伞。可是,她或许太关注自己,以至于看不到父亲的另一面:她在房间大呼小叫时,看不到一墙之隔的他在痛苦地着剪着脚上的石膏;她看不到他张开手臂站在阳台的边沿;她看不到他过马路时无视眼前疾驰的货车一副找死的样子;在两人因小事争吵的那个夜晚,她看不到他一个人走入深夜的大海……
父亲30岁,正介于青年和中年的交界,对于父女如何相处一直在摸索阶段,过分复杂的人生经历(透过他和女儿及旁人交流的点滴对白,可知他小时受到过家人虐待和家乡伤害,故长大后疏离于家乡和家人,独自漂泊在伦敦,20岁时结婚、离异,女儿和母亲生活),使他敏感、封闭,和身边世界格格不入。他和女儿的年龄差距很小,以至于被别的游客误以为是兄妹。他努力想要扮演好父亲的角色,可他鲁莽的年轻气质干扰了他;偶尔,他要么生闷气,要么完全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他性格看似随和,却又总是在苏菲最需要他的时候毫无征兆地关闭自己,过后又会感到内疚。
3
导演敢于以颇具洞察力的敏锐感知,挖掘情感不透明的人物和故事背后隐藏的普遍共性。而这种能力,早在她此前的三部短片中表露无遗:《地铁侵犯》讲述了一位女子在上班高峰期的地铁上遭遇性侵犯的故事;《蓝色圣诞节》讲述了一个面容憔悴的银行收债人为了避免妻子的精神疾病而度假的故事;《星期二》是《晒后假日》的主题前身,讲述了一个女儿探望已故父亲的故事。这些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不透明的人物,没有详细的背景资料,观众无法具体地了解这个人。他们都在与情感关系中的否定、不和谐、不理解作斗争。
《晒后假日》的父亲,同样也是一个不透明人物,导演刻意不对观众提供他的背景(例如,他和苏菲母亲的婚姻是如何破裂的?他目前在做什么工作?旅行的安排是如何做出的?他旅行前的个人状况和旅行时的精神状况怎样?以及最关键的,父亲后来怎么样,死了吗?),而是缓缓地展开父女关系从甜美快乐到突然崩溃的进程:苏菲想和父亲一起在大庭广众面前合唱卡拉OK,自闭疏离的父亲自然拒绝,为此爆发争吵,两人不欢而散,父亲在大街上踉踉跄跄地走着,走向了黑暗深处的大海。
这个场景浓缩了父女情感关系的发展——爱的表达变成了相互的冷眼和不理解:父亲不了解青春期女儿的兴奋,女儿不了解父亲的厌世自闭,两人先前表面上和谐,其实正在各个方面扩大着鸿沟。这一场景以父亲走向大海深处结束,银幕整整黑了几分钟,漫长如他一生,将父女情感关系的失控和崩溃表露无遗。
影片后半部分揭示这一段温情脉脉的土耳其之旅,其实是一段爱与痛的残酷故事:人生正摇摇欲坠的父亲,却小心翼翼地暂时隐藏起自己的崩溃(可又随时露出蛛丝马迹,只是女儿忽略了),努力陪伴女儿,尽力给她一个美好的夏日假期。正如导演所说:“保罗·麦斯卡饰演的父亲,尽管有很多自己还在面对的人生问题,但他很努力在这段假期中,竭力做最好的自己,给女儿一个所能给予的最好的父亲。”
正因为互不理解是父女关系的真相,所以回忆里父亲努力和笨拙表现出来的父爱,才会如劈开冰封障碍的利斧,对成年后的苏菲和观众产生强大冲击力。以至于多年以后,当父亲已经不在世(可以自然推测出来的一个事实),苏菲才发现,这些记忆已经成为她人生的组成部分,它们的意义在她30岁的重新审视之下终于显现出来:到了父亲的那个年纪,而且也为人母了,她理解了父亲当年向她隐藏所有忧伤的分量,或许有朝一日,她也会在儿女面前这样做。
影片结尾,导演以一个炫技却又温馨的摇镜将回忆和现实弥缝,呼应了开场,又将父女的情感关系重新串联在一起:画面从11岁时在机场挥手和父亲告别的苏菲身上摇开,摇到30岁时在客厅观看这段DV画面的苏菲,随后继续摇到在机场出口处举着DV机久久不舍,最后一个人背转身落寞离去的父亲。在这个360度的旋转镜头中,导演通过一个简单的调度,“跨越两重媒介(DV与现实),两重时空(过去与现在)既是告别,也是重逢(豆瓣网友语)”。于是,苏菲的这段记忆,尽管如雾如影,如梦如幻,却可以最真实地带她和观众一遍遍重返爱的现场。在此意义上,这段记忆于苏菲是如此弥足珍贵(它表现为女性凝视下的一连串感官体验:DV画面、宝丽来照片、明信片上留下的字,还有飘浮的滑翔伞、波斯地毯的纹路和肌理,以及泳池里的每一滴溅水、土耳其浴室蒸汽的嘶嘶声……),以至于她只要一重温,就会重新置身于那个“现场”。
正如《洛杉矶时报》影评人Justin Chang所说的,《晒后记忆》“是一件记忆作品,也是对记忆如何既不可磨灭又不精确的反思,它们怎样折磨我们、让我们失望,但仍然是我们所剩的最珍贵的东西——甚至可能是唯一的东西。
标签: 晒后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