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先进 勇担当】自治区“担当作为好干部”何小龙:实验室设在羊圈里 论文写在草原上-天天速读
何小龙在实验室分析数据。(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他不是养羊人,却是最了解羊的人;他不是牧民,却是牧民的贴心人。12年来,他扎根在农村牧区,用自己的专业专长造福百姓。他就是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家畜种质资源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何小龙。
提起何小龙,熟悉他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把他和羊联系在一起。2010年,何小龙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取得博士学位。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对农业科研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毕业后来到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工作,一直奋斗在肉羊科研与生产的第一线。
何小龙的工作都在围着“羊”转。“肉羊是内蒙古产值超500亿元的优势产业,羊肉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位。同时,内蒙古羊品种资源丰富,现有羊品种资源30多个,这些宝贵的品种资源将有利于推进我区肉羊产业发展。”何小龙说。
种业振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摸清种源家底。何小龙带领团队常年深入农村牧区,历时6年时间,累计完成我区13个主要绵羊品种共计17973份遗传材料的收集、保存工作,为我区肉羊品种选育提供了可靠的育种素材。
“一个方案的验证往往要经历不计其数的反复测试,我们很多实验都是晚上加班加点做出来的。”何小龙说。因为他知道,干畜牧科研工作,就得不怕苦、不怕累。
“只有从羊圈中发现问题,才能获得第一手科研资料和数据,才能做出真正接地气的成果来!”这是何小龙常常对团队说的一句话。他说到了也做到了,进羊圈不在话下,也时常和羊倌同吃住。
蒙古羊是我区草原畜牧业的典型代表,保护好这些优质种源至关重要。每到肉羊屠宰季节,团队所有成员都到牧区屠宰场进行长期蹲点。团队通过多年的测定与数据收集,累计测定蒙古羊尾型数据1000余份,脊椎样品数据9000余份。经过多年反复实验与探索,最终选育了蒙古羊多脊椎和短脂尾新品系。
据了解,项目核心区6月龄羊平均体重为36.85kg,对比普通蒙古羊多脊椎个体6月龄平均增重2.35kg,群体多脊椎比例从最初的57.09%上升至86.23%;短脂尾蒙古羊尾巴平均缩小50%以上,尾脂重量平均减少1.85kg,每只羊新增收益150-200元,累计改良地方蒙古羊91.97万只。“多脊椎和短脂尾蒙古羊选育及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成果荣获2020年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
规模化舍饲养殖是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的方向,而应用现代繁育生物技术,培育适合于规模化舍饲养殖的新品种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所在。
何小龙敏锐地发现,由于具有发展规模化舍饲肉羊养殖得天独厚的饲草料资源,在以兴安盟为核心的东北肉羊产业带上出现新的肉羊产业增长点。但是,缺乏适合规模化养殖的品种和技术成为当地发展肉羊产业的一个“瓶颈”。针对这些问题,何小龙有预见性地带领团队制定育种技术路线,开展了适合于该地区规模化舍饲肉羊新品种的培育工作。
经过5年的持续攻关,在反复测定与实验的基础上,适合于兴安盟地区养殖的“兴羔肉羊”新品种已初见端倪。目前,该品种总群体规模达2万只,繁殖率达到218%。舍饲条件下每年每只基础母羊可获得羔羊3.3只,每只母羊年养殖净利润达2367元,示范带动效果显著。“兴羔肉羊”品种的成功培育将对我区东北地区规模化养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辛勤耕耘,何小龙和他的团队硕果累累。他先后被评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自治区“321”和“511”工程人才;先后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参与培育肉羊新品种3个,授权专利10项;2022年9月,被自治区党委授予了“担当作为好干部”荣誉称号……
“我的实验室设在羊圈里,论文写在草原上,我将坚守科研一线,做草原‘牧羊人’。”何小龙说。(记者韩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