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频道 > 综合 >

【奋进的春天】草业带动 全链发展 内蒙古“细针密缝”绣出草原底色

来源: 正北方网 时间: 2023-02-21 08:53:44

百万亩优质牧草基地。

澳亚集团入驻赤峰,将好牧草转化成了好牛奶。


(相关资料图)

阿鲁科尔沁旗第一个节水紫花苜蓿项目试种成功,拉开了人工种草的序幕。(图片由阿鲁科尔沁旗委宣传部提供)  

时下,春寒料峭,放眼沃野千里的赤峰大地,广袤的农田、草场尚在休养,为新一年的生产储存能量。

作为全区优质饲草生产基地,赤峰市草业资源丰富,坐拥天然牧草地3206万亩、人工饲草地317万亩。“有好草才有好肉好奶”。近年来,赤峰市立足奶业振兴,深入挖掘草业资源潜力,坚定不移走出一条草畜一体、带动养殖业和加工业发展的新路子。

草原要增绿,牧民要增收,如何破解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2008年5月,阿鲁科尔沁旗第一个节水紫花苜蓿项目试种成功,让深陷草畜矛盾困扰的阿鲁科尔沁旗人思路豁然开朗,从此拉开了人工种草的序幕。

居住在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乌丹陶海嘎查的牧民海龙,是全旗第一批种植人工牧草的牧民之一。2013年,海龙种植了500亩紫花苜蓿,亩产达800公斤,当年牧草卖了近60万元。在种植成功后,他动员嘎查牧民种植人工牧草,不仅增加了牧民收入,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阿鲁科尔沁旗因大力发展优质沙地牧草产业,像绣花一样“细针密缝”绣出草原底色,保护生态环境,富庶一方百姓,成功荣膺“中国草都”和“全国紫花苜蓿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称号,在优质牧草产业发展上连续创下了集中连片种植全国规模最大和机械化程度、科技化程度全国最高等多项全国第一。

当前,以阿鲁科尔沁旗为旗舰,牧草业已经成为赤峰市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农牧业增产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支撑点。

规划引领,立草为业。赤峰市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宜种则种,持续做强阿鲁科尔沁旗人工种草核心区,培育壮大北部牧业旗人工优质牧草种植集中区,围绕翁牛特旗、敖汉旗等科尔沁沙地边缘建设旱作苜蓿、羊草产业带,打造以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为主导的饲草产业集群,建设中国唯一的双优优质苜蓿、优质燕麦饲草基地。

目前,赤峰市饲草产量达到700万吨以上,苜蓿、燕麦产量居全区首位,青贮玉米收储量居全区第二位。今后3年,全市将重点实施饲草种植利用“十百千”工程,每年新种、提升饲草面积78万亩,到2025年,饲草种植和利用面积达到486万亩,饲草产量突破1000万吨,持续做大做优草产业。

一株小草撬动亿元产业!为加强产业化经营、提升经济效益,赤峰市依托现有的澳亚集团、内蒙古草都集团、北京绿田园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草畜联合体,鼓励引导养殖企业与种草主体合作经营、牧户之间联合共建,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到2025年,新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以上、示范合作社30家以上、饲草产业示范联合体10个以上。

这两年,赤峰市突出品牌化打造,立足建设草业发展优势区,叫响“中国草都”品牌,推动“赤峰苜蓿”“赤峰燕麦”纳入赤峰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到2025年力争推出草产品集体商标6个以上。同时,提升商品化程度,推动草块、草砖、草粉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柠条加工,支持功能饲草、发酵草等各类草产品开发,带动食用和药用草产业、草原生态产业、草原观光旅游业等产业发展,提升草产品的商品率和附加值。

鲜美牧草催发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赤峰市形成“种、养、加”一条龙的绿色循环产业链条,一批有机绿色产品已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

草业带动,全链发展。赤峰市立足草业资源优势和畜牧业发展基础,以种带养、以养促加,推进饲草种植、畜牧养殖、草品加工、乳制品、肉食加工全产业链发展。全市将通过发展草业,带动养殖业扩群增量,推动优质饲草就地转化增值,到2025年,带动奶畜存栏50万头、肉牛存栏400万头、肉羊存栏达到1500万只,大型牧场本地饲草供应率达到85%以上。大力推进养殖加工一体化,培育和引进农牧业龙头企业、百强企业,鼓励合作社和家庭牧场自建食品加工作坊,突出抓好奶业振兴、肉牛肉羊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提高就地加工转化率。目前,赤峰市与伊利、天津食品、新希望、新奥宏业等9家区内外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总投资75亿元的12个奶业振兴延链补链项目完成立项、可研批复,4个项目春季开工建设。

从“一棵草”到“一杯奶”“一口肉”。赤峰市委书记万超岐在自治区党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上郑重表态,赤峰市将加快推动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用3到5年时间,草业产值突破50亿元,奶业产值突破100亿元,肉牛肉羊产值突破400亿元。(记者 魏那)

标签: 阿鲁科尔沁旗 紫花苜蓿 龙头企业